翠鸟

厉雄诗歌生活lt名家风采g


诗人厉雄

名家风采期

厉雄

厉雄:诗歌散见《诗刊》《中华诗词月刊》《中国日报》《诗选刊》《星星》《人民日报》厉雄,旅西班牙华语诗人。浙江青田人,居马德里。凤凰诗社副社长兼海外凤凰诗社社长。《诗潮》《诗歌月刊》以及海外报刊等。诗集《归来的雪》。主编《侨中人文学》

厉雄诗歌十首

1.与石头对话

星空下,舒展线条

构造起伏的点画笔法

那些裂开,喧哗,沉重和忧郁的章节

棱角分明

与石头的契约,已形成定数

他的灵感,是苍山上的月亮

阴影下,捏造三座门楼,和无数的竹叶

修辞立体的虚美

山脚的童子,栩栩如生

小心地镂空月下的低语

微微颤动的天地,一地碎银

沿着山脊,取出色彩

逐渐倾斜的飞檐,举起明月当空

按照风水布局,掏空竹叶

一道工序,一片叶子

一片叶子,便是一个生命

每一次的取舍

以时间为参数,贴上雪的形状

2.红果

小草颤一下细腰,抖落几颗露珠

红果树似乎站直了一些

阳光出来,虫鸣矮了下去

果子密密麻麻,一颗紧挨着一颗

红光薄薄地铺在上面

映出一千张你的脸

眨一下眼帘,呼吸紧了一下

一串串的红,像沉甸甸的爱

压弯枝丫

疼痛纷纷效仿,一粒粒

撒在大地上

时光坚守树下,掰开我的软肋

一生不长

恰好等你落下

3.难眠的夜色

举起灯火,一个惊叹号被喊成倒立

浮云与尘埃,鱼贯而出

灯光经过肩膀,沉默良久

秋风在天涯还魂

一茬一茬地割走喜悦和忧伤

梧桐树站在窗外

举着仅有的几片叶子,在思考

我擦擦双眼,夜色还在聚拢

秋风和树叶亲密地交谈

轻一句,重一句,言语饱含着深意

我坚持了良久的中年幻觉

如落叶,再次掉

惊醒了一条睡着的路

4.雷雨

昨夜痛醒的雨

在记忆里,深入浅出

举过头顶,震慑一方的炸响

雷,还在回乡途中,被闪电挟持

狂风抓住时机

用高音区或低音部

树影喧哗,白刃横空出世

用十分血性

交出身体,交出触目惊心的颤栗

水滴收留了疼痛,残枝枯叶

在夜色里绕道

视线避不开旧事

胸前的忧伤,默不作声地滂沱

5.父亲

拿书的双手,退休后

喜欢上了泥土,在阳光下

翻阅凝固的波涛

读过芋头,长豆,小麦

读过干涸的语言

起茧的老手,一手握着锄头

一手计算二元方程式

在向阳的土坡

想起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黝黑的脸庞,刻上岁月的沟壑

如同在土地上筑起的一垄一垄田畦

饱满的稻谷

舒展来自身体深处的隐喻

在谷歌地图上,有一个地方

极小的一点,风吹过

拨动父亲满头的雪

院子里的夕阳,无声走过,阅读沉默

6.城堡里的秘密

起初,雪儿躺在阳光的光晕里

像童话。翻小人书,写诗

窗外有鸟鸣,有树木抽芽的声音

到了秋深,仰望阳光的姿势没有改变

按时拭擦桌子、器具,按时吃药

按时给远方发信息

她将自己豢养在一块苏州绣上

许多寂寞躺在躺椅里

脆弱涌入,隆起夜色

她的世界,形单影只

有关幸福和疼痛的词语

囚禁着她全部的生命

喊一声,城堡的白灰扑簌而下

白里透着灰的脸色

症状一次比一次加重

7.回家的路

按惯例,喝一场热酒

秋天便满上一圈

它的长势,如同狂风的速度

在昨日的言谈里

满过我的腰

记忆里的布谷声,不会轻易示人

在床前的明月光里

默诵故乡的笑,读法自由

一声又一声,哽咽成涝

落叶在害羞

或许还来不及思索

或许要迎接一场大雪

才会到达根部,接受它的宿命

异乡的天空,开了又谢

活着的部分,也是回不去的那部分

请不要拒绝我

让午后的阳光暖着余生

仅剩的几分沉默

8.有风不止

灯光暗下去,风不止

旧窗户上的报纸猎猎作响

硕大的阳台,大口喘气,又像老人咳嗽

还在倒春寒

这个美丽的春天啊,性寒。并懒惰

它脸色惨白,体质羸弱

不能抵御冬风肆虐,终究是修为不够

风不止,游荡的琴音,收紧翅膀

嶙峋的锁骨

在原野上若隐若现

某种思念,仰着头,不可言喻的美妙

一阵急切的筝弦之后

上锁的门,尘埃落定,回归时空

虚拟的 ,解冻了节气

在风中

春光开放得若有若无

9.此情可待成追忆

铺开一页白纸,两处闲心

雪落下,点点麻雀

一片天空,一小段陪伴

辽阔的夜

临窗对水,打开梅香,有琴声

水落石绿,鸟羽松开,豁然开朗

对镜,三两好友,遥饮

一句诗,一杯酒

有笑容可掬的橡树,起飞一行翠鸟

摇头摆尾的松鼠

平静的湖面,一朵巨大盛开的花

乐声流出,涟漪绕梁

月光提着影子

醉步而行

到黄昏,摇晃的风,轻轻拍窗

洒落了一些词句

左边的魂与右边的魄,吹乱旧时光

灯火集体向上

动一次凡心

碎下一片美,借黄鹤,借西岭

尘世小爱

赌浮生,千顷雪

10.归来

从波尔蒂芒,领回一槲阳光

三斗落在皮肤上的黑色素

和一石快乐和劳累

风化的古迹,磨得光滑的街道

大西洋的咸味

顶着阳光,我听了又听

量了又量

这样漫不经心的

不着痕迹地碾过天涯海角的额头

像秋天的雷,脾气平稳

一朵放下重量的白云

平静得像镜子

附:

童心自况诗意化境

——厉雄诗集《归来的雪》写作心迹析评

孙建军

读旅居西班牙的诗人厉雄的《归来的雪》,不禁首先会问,作者为什么要把这部待出版的诗集命名为《归来的雪》,他曾为何而远行,远行至何方,又为何而归来?

集子中映入眼帘的 首诗,便闪烁着亮晶晶的童心:“小草颤一下细腰,抖落几颗露珠/红果树似乎站直了一些//阳光出来,虫鸣矮了下去……”(《红果》)——因此我可以说,厉雄的诗,首先具有经由童心的 重艺术特色,他以诗之笔触,开启的是一程童心的心旅。然而在这童心营造的诗境之下,作者却又那么细心,那么投入地在体悟着艰辛的生命:“一串串的红,像沉甸甸的爱/压弯枝丫/疼痛纷纷效仿,一粒粒撒在大地上//时光坚守树下,掰开我的软肋/一生不长/恰好等你落下”(《红果》)/

他的语言是如此的清新,意境是如此的简捷,强烈的爱意之下,跳动的天真之下,却又深藏着一缕淡淡的忧伤,于是我可以说,《归来的雪》不仅是一程童心之旅,更是一程人生自况。这便是诗人自问自答的心灵述说:“秋风和树叶亲密地交谈/轻一句,重一句,言语饱含着深意//我坚持了良久的中年幻觉/如落叶,再次掉下/惊醒了一条睡着的路”(《难眠的夜色》)——这是命运的风声在呤唱,也是心灵的渴望在问询。

生命的美丽正在于我们青春过,惆怅过,挣扎过,更希望与梦想过。读厉雄的诗作,我更愿意将其置于物欲张扬的当下和写诗章法乱到晦涩,并且让诗坛纠结得剪不断、理还乱的现实氛围中,这便更能体会到厉雄诗作所独到的美感,解读他的心迹。而细读他的诗行,有如一阵久违的和风扑面而来,顿生淋漓美快之,厉雄用他难得的精致和真切的哲思,追寻着生命对于诗意的体验,这便是他童心自况的鲜明特色。

“那是故乡的云/远远地召唤游子//那么多的石头,跟我闯荡江湖/固执流浪,不能回头/那些都是被人爱过的/衣锦还乡的愿望”(《流浪的石头》)——没有美就不会有诗,没有爱亦不会有诗,但诗意的美,绝不是大红大绿粉饰世俗,夸耀自我的小美,而是一种能够触及到生命力度的另一种大美。而流浪便是这一种美,因为其间它为希望而挣扎并得以呈现出的向往光明,执着倔强的诗意力量,就是 大美。所以,美与爱假如仅仅属于诗人个人,是不会有诗的,更不会有好诗,于是我才要说,生命的高度就是艺术的高度。

“石匠的执着,便有了死生/石头的执着,便有了血肉,灵魂/在惠安的月河边/从石头里取出狮子和菩萨/只要双手合十,便有无边的悲悯/予以体温,就能普度众生”(《石头》)——这样的取材,也许是诗人的童年记忆。也许正是诗人真实经历的人生自况。由于我们并不是在读他的个人回忆录,所以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程人生自况的思想中,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和苦寻,并且将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中的生活元素,化入了人类命运 思考的探索中。

追问 命题,既神圣,且复杂,以文采而创作诗歌时,可以天马行空。可以披头散发,但并不是精神梦呓或者语无伦次的理由。当我们回望上世纪80年代,总在叹息诗歌的过往辉煌不再,诗歌于现实生活,几年的边缘化叹息之后,接着又是当下繁茂得有此虚幻得难以着摸。不知道人们注意到了没有,将意象扭结为不合语言常态,把意境营造到极度的内视化,越发成为了一种时尚。仿佛有些人坚决认为,诗,越是让人看不懂越好,就像臭豆腐越臭越是有人爱吃一样。而且他们自我标明的效法来源,大多指向了西方文学。

这一类写法是不是与西方文化的碰撞相关,能不能必然代表这个时代中国,以及全世界华语诗歌的本质,我不敢轻易断言。但我们从《归来的雪》中读到的诗人厉雄,恰恰是一位有着旅居海外背景的华语诗人,然而他的创作却有着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他的诗作无论取材捕景,还是意象营造,从表意内涵到审美旨趣,或刻意表现,或不经意流露,字里行间都跳荡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心脉——“栀子花,梦的发源地/凝脂般的面容,不施粉黛/如出水芙蓉,幽香沁人心脾/以及一万公里的传奇”(《栀子花》)。

我要理直气壮的说,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精神的魂魄,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应该发扬它,传承它,让它永远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展示出自己的美丽,这是以中华母语写作的诗人必然的责任。

厉雄的诗集《归来的雪》,的确让我们读到了他的心迹,而这一心迹的指向,正真切地趋使着他的回归,这个回归,便是对生命崇高的追求:“铺开柔和的阳光/等待一个灵魂靠近/把复杂的风,分解成干净的词句/吸收一部分温暖”(《在一朵花前等待》)——如果说童心般的人生自况是归来的初心,那么它定然是生命孤旅中绽放的花朵,然而,孤独的思想者最终会进入诗意化境,那是诗人的家园,也是芸芸众生的家园。

诗意的生命化境也是一种使命,其目的是为了进入生命的圆满——“从波尔蒂芒,领回一槲阳光/三斗落在皮肤上的黑色素/和一石快乐和劳累//风化的古迹,磨得光滑的街道/大西洋的咸味/顶着阳光,我听了又听/量了又量//这样漫不经心的/不着痕迹地碾过天涯海角的额头/像秋天的雷,脾气平稳//一朵放下重量的白云/平静得像镜子”(《归来》),平静的生命之镜,便是厉雄以诗意追求到的大化之境。

世界上有那么多活着的人,成天地忙忙碌碌,假如问他们,他们在忙碌什么?他们会很爽利地答道,他们在为了生活。也许有人还会对你的问题报以嘲弄的眼色,心想,这个人怎么这样地痴愚,连为生活而奔波的道理都不懂?那我们就不妨读读厉雄笔下取材于平凡生活琐事的这一类小诗,这种对生活趣味的体验,对生活热情的褒扬,以及对生活哲思的沉思,对生命真谛的悟彻,是诗人柔软内心的展露,也是诗人灵魂的坦白与衷告。一如那句诗中名言:“人类啊,我是爱你们的,你们要小心!”

而作为读者,这样的诗句更让我生发了联想的翅膀,让我们抱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10405.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