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登上青华海永昌阁,举目远眺,只见:秀美山川绵延起伏,旖旎风光粲然如画。粼粼波光的延伸中,一个城市的轮廓渐然显现,保山人的幸福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镜头一
8月10日,上午,东山森林公园。
循着一段无人机的航拍画面,一条“镶嵌”着红边的“豪华版”公路蜿蜒山间。一群骑着机车自由驰骋的年轻人像风一样掠过,这是保山人的“网红”新地标彩虹路,而那一群畅享彩虹路上“飞驰人生”的“拉风之人”,也无不为沿途漫步的人们所羡慕。“在公园,你或走或跑,都是为了追求更大程度的呼吸自由与心灵自由。”24岁的摩友小张说。
同样是在东山,哀牢寺之上,一块陡峭的岩壁上面,几个“岩友”正在努力攀爬。用他们那自带“保山式骄傲”的话来说:“家门口就可以野攀,不随时磨一磨,怎会对得起石头?”体验生命、挑战自我,意识固然重要,但首要条件离不开自然。
东山红岩村农家乐“五园铜锅鸡”的厨房里,流水洗菜的“哗哗”声、砧板上切菜的“叨叨”声、铜锣锅煮饭时的“滋滋”声,响成一片。一伙刚找菌子下山的人催着老板帮他们加工今天的“战果”,饭就要烧好了,不仅运动的人们可以就近享受到美食,就连周末到东山公园游玩那众多的“一家子”,也可以通过美食环节的“拓充”而让近郊放风更有“仪式感”。以前只晓得扯点松毛、种几棵青白小菜过活的东山村民,沾着“寡山”变公园的光,渐渐过上“房上瓦片有光、院中捉鸡正忙”的生活。“条件好了,人气旺了,收入高了,日子有盼头了!”老板卷着袖子擦着汗,心中美滋滋的。待公园整体建成,福利将惠及更多的人。
城市公园体系创建的成效,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人感知到了成效,目标自然就达到了。昔日东山,背负着满山荒坡、杂草丛生、红土裸露的“不堪”,让人痛心。而这种局部的“斑秃”若再不加以遏制,那创建“山水田园城市”的梦想,便难以兑现。以开展生态修复为重点,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以高标准实施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定位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和户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让山脊逐渐戴上帽子、坡面悄然披上林子、沟底积淀成为坝子;各节点内部设置了多种娱乐健身设施,为开展历史文化、环保教育、生物考察、动植物鉴赏、攀岩比赛、自行车越野赛、森林探险、野外生存体验、定向越野、户外旅游拓展、亲子教育拓展等活动创造了条件,也让环境教育、户外拓展培训、休闲养生度假等功能渐然显现。随着“历史大手笔”生态廊道系列工程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保山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之美,感受到了新希望与活力。东山,这一“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示范区”的代表,这一承载保山人哀牢圣山记忆、回归山林野趣的重要场所,让市民有了更多文化自信与更浓的乡愁归依。
太保公园樱花盛开,孩子们徜徉于花海中
镜头二
8月11日,傍晚,青华海湿地公园。
“每一朵荷花都是你可爱的笑靥,每一户人家都是你幸福的花朵,鱼儿在浩瀚的夜空追逐着星星,高楼在深邃的水里闪烁着灯火……”小雨初晴,晚风温润的湖畔,一群身着红白翠三色、“艳若桃花”的中老年人伴着《青华海等着你》的乐声,翩翩起舞。市民王先生沿西湖刚转完一圈,驻足于此,欣赏着同龄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以前一家人周末逛龙泉门,现在城子大了,孩子们出去工作了,我搬到东边,每天都绕着青华海走。保山近些年发展太快了,都说‘易乐池时代’变‘青华海时代’了呢!”
哀牢山下哀牢海,那片被明代状元杨升庵命名为“青华海”的古湖,曾是永昌的眼睛。世事如棋、沧海桑田,青华海一度被村庄、农田、藕塘所“掩盖”,碧波难寻。年5月14日,保山摄影爱好者首次在青华海发现濒危鸟类三趾翠鸟,据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年监测结果显示,青华海周边已观测到鸟类67种。“以前我们所向往的‘荷池观奕’这些几乎消失了的‘内八景’,如今不但以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时尚的姿态回归了,而且因为大面积的绿化还让各种鸟儿也纷纷到保山安了家!”一位“老保山”自豪地说。
“易乐上苑”步行街
参与项目建设的工作人员介绍,依托区域内纵横的水网、湖泊、湿地等滨水资源,打造“有湖、有田、有鱼、有鸟、有塘”的景观意境,重现青华海“古韵”之美,让永子阁再谱辉煌,让滨水休闲、湿地生态观光惠及百姓,是这项“了不起的工程”的目的之一。
围绕这项“了不起的工程”,有人们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各种努力——
为集中力量实施生态廊道建设,我市努力破解各种困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花大力气整治坝区人居环境:公路沿线、主要河流沿线、湖泊水库周边、旅游目的地成为重点整治区域,违法违规建筑得以拆除,村庄边界得以划定,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垃圾、公厕告别“臭气熏天”的时代……各类生态保护红线与空间管控、资源及环境承载力等内容均得到落实,危房从逐渐减少到基本清零。水清、岸绿、景美逐渐得以呈现。
各村庄节点都在大力配合开展增绿补绿工程,推广房前屋后种树种菜,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优美人居环境。围绕“三个万亩”建设以及大保高速坝区段两侧各50米生态廊道、东河坝区段两侧各50米生态廊道和东河支流、坝区村庄水生态治理等工程,各方都在积极努力,共筑保山坝区多层级、多形式连山通水的生态空间格局,唱响山水田园城市品牌。
翻开《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年)》成果公示,山、水、田、城统筹建设的规划一目了然;放眼城区公共绿地,蓝图上的点线面正在连成。“坝区外围建设5个森林公园,控制毛公山、宝鼎山、北庙山、大宝盖等山体制高点及与城市重要功能节点的视线通廊,控制建筑高度,协调山城天际线,构建青华海景观核心,疏通整治水系,形成叶脉状水系网络(山水特色);控制田园风光保护带,农业观光园、青华海湿地公园作为核心景观区域,外围打造现代农业园、都市农业园,建设田园绿道系统,推进规模化、高效化农业种植,营造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亲子教育等体验性氛围(田园特色)”。如今,万亩青华海已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西湖城市综合公园、东湖生态公园成为休闲旅游的新亮点;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已成功申报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并被列为全省首家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万亩东山森林公园游道已然开放……年,保山喜摘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众心所向、众望所归!
生活在“公园”的人们,在家门口就享有健身的便利
镜头三
8月12日,中午,太保山、易乐池,以及多个城市公园。
太保山,保山历史名人堂,市民小蔡流连于各个展厅,重温从哀牢归汉、永昌郡建立,到云南历史上最大的城池——永昌府城的建成,再到滇西抗战中各族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历史,以及保山大地上的历史名人事迹。爱好写诗的小字在龙泉湖边用手机拍下了一张文笔塔的远景,准备酝酿一首关于文墨的诗。
九龙雕塑下,车流往来如梭;奥体公园,“健儿”挥汗如雨;永昌会堂里,文艺排演正在进行;五洲国际广场,儿童乐园欢声荡漾;杏花小区的球场边、大树脚,零零散散聚着下象棋、打扑克、闲聊或看书的人……处处都有绿化、步步都是街景,生活在城市,即生活在公园。
“米见绿、米入园,全市城市建成区公园覆盖率达85%以上。”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全面落实增绿提质,一方面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塑造园林精品,一方面按照‘林荫型、景观型、生态型、节约型’建设理念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打造保山中心城市保岫东路、青阳路以及多条主要特色道路景观,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开展‘拆违建绿、拆墙透绿、拆旧填绿、见缝插绿’行动,积极推进绿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小区、进企业,鼓励推广建筑物、屋顶、墙面、栅栏等立体绿化”。据介绍,目前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基本实现拆墙透绿,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单位(小区)35家、市级园林单位(小区)家,城市的绿化量在不断增加,城市的绿化空间在不断扩展,森林城市的理念已融入整个城市空间。
在绿色的“画布”之上,“公园”休闲空间不断延伸,除东山森林公园、青阳公园等综合公园外,中心城区处处可见观赏游览、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人活动等游憩设施与管理服务设施。结合老城区改造,城市道路交叉口、河道两侧空地、零星用地等基本被规划建设为滨水带状公园、沿路带状公园、小型公园、广场、小游园等节点绿地,并设置了大量的游道、休息亭廊、座椅、活动设施、小型儿童游戏场等小型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了茶余饭后散步、娱乐的休闲空间。
在升阳路与九龙路、永昌路交叉口及和平小区旁,3块街头绿地生机盎然;远征路与学府路交叉口西北侧、海棠路与正阳北路交叉口西南侧等10个街头公园的增添,让城市更多了几分生趣与看点。
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在保山的“公园”里不只有自然景观可看,更有人文画卷可寻。循易乐池观城,宝盖山青葱叠翠,仁寿门街沿线历史建筑林立,正阳路、永昌路等重点街区风貌别有韵味,永昌特色文化元素在公共场所的每一个特色小品、雕塑上均有呈现。待“公园”整体建成完善,一条贯穿保山坝区南北,连通板桥、河图、青华、永盛、辛街以及万亩农业观光园、万亩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有机衔接坝区东西向道路以及田园风光、城镇组团的生态绿廊,将让城市生活更幸福、人民生活更健康。
青华海永昌阁
蒋蕾/文张四云/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1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