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要不要和孩子谈死亡要,但要注意方式,这本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我父母那一代人,从未想过给孩子做关于生死命题的教育。

于是,我在幼儿园经历了奶奶的去世,在高中经历了叔叔的去世,甚至于在大三经历了爸爸患癌去世,到现在我都耿耿于怀。

我耿耿于怀的点在于:

·没能在爸爸弥留之际,多陪在他身边,如果知道生命那么短暂,离别那么漫长,我一定会把陪伴他作为优先项;

·如果我知道化疗那么痛苦,可能就不会一直哭闹,让他坚持,却没能真正理解他想要摆脱痛苦的想法;

·还有就是会想,如果我当时成熟一点,我是否可以帮他做一些他未完成的心愿,弥补更多的遗憾……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会不会父母早点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的生老病死,我们会不会就能够在亲人快要离开时,做得更好,不留那么多遗憾。

所以,在陪孩子读到《爷爷和翠鸟》这本绘本时,我会很惊喜。

惊喜于它在给小朋友谈论生死这一命题时的平静和自然——

它通过祖孙二人观察翠鸟时的谈话,以春夏秋冬为时间轴,讲述了生命的延续和轮回,淡化了爷爷离开的悲伤。

《爷爷和翠鸟》

作者:安娜·威尔逊

绘者:莎拉·马西尼

出品:阳光博客

人民文学奖得主蒋一谈作序推荐

这本绘本用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谈论死亡,借助翠鸟的捕食、求偶、筑巢、养育,以及下一代翠鸟宝宝的诞生、学习捕食、成长,完成一场生命轮回的教育。

这花了爷孙俩一年的时间,春夏秋冬,时间更迭,爷爷和孙子观鸟,观的不仅是鸟,还有自身。

我们可以看到,爷爷慢慢地老去,再到不再出现,以及孩子从懵懂到成长,都是一场接续和更替。

这种宿命的轮回,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因为贯穿绘本始终的是爱与陪伴,是爷爷一次次的智慧回答、谆谆教诲。

孙子问:爷爷,你是怎么发现它(翠鸟)的?

爷爷答:仔细观察,用心聆听,还要保持安静。

孙子问:为什么不能(永远在一起)?

爷爷答:因为没有人能永远活着,空间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只有大自然是永恒的。

对于死亡,爷爷的回答始终不卑不亢,有一种隽永宁静的力量。

《爷爷和翠鸟》这本书让我能够在做了母亲的年纪,面对三岁女儿的时候,更坦然地谈生死。

比如我会在她问到外公的时候,告诉她,外公去世了,他再也见不到我们了,也再也吃不到好吃的,玩不了好玩的了。

我会告诉她,外公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和她回忆一件件我小时候的趣事。

我会借机告诉她,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危险的事情不要做,要珍惜有限的生命,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15214.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