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大家好!
课前,先给大家介绍一点关于明代 的文学家和戏曲家冯梦龙的生活轶事。
这位 的人物,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他的代表作:《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与凌濛初所著《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
当年,在他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每当他这书创作感到疲倦的时候,就经常到小溪旁去散步。
小溪的岸边长着密集而茂盛的芦苇,芦根处有小鱼在那里游弋穿梭。小冯就像孩子一样,折断一根芦苇,然后把带着叶子苇稍放在在水面上,轻轻地来回晃动,小鱼儿以为是什么好玩儿的东西,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大有鱼戏“苇叶”间的乐趣。
顺着小溪的岸边再走不远,还有一片杂树林。在那清脆的鸟叫声,有一种是翡翠鸟。翡是雄性的,翠是雌性的。它们不仅叫声好听,其外观也是十分漂亮。修长的身材,红色的小爪儿,蓝色的顶帽与后背浑然一色,在太阳光下熠熠闪光,前胸略显粉红,成熟的雌鸟儿的颜色会逐渐变浅。
你瞧,有一只翠鸟飞了过来,落在了芦苇的梢头,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芦苇梗,随着微风在高处来回摇晃着,小脑袋瓜不时的左顾右盼,黑豆般的眼眸有时也转向水面。当你还不确认来此何为之时,它竟然一头扑向水面,瞬间抖动翅膀飞向高远的天空,然后又慢慢地落在了另一处,长嘴中衔着一条小鱼儿。
看完翠鸟捉小鱼儿之后,又来到那片小树林聆听鸟儿的叫声,观赏应季的花树。也经常看着翠鸟将鸟巢不时移动,今天还在高处,没过几天又搬到了地处,哎,这有点奇怪了。
于是他就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下了一篇文章,其标题叫做《翠鸟移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课。请大家读读原文( 是出声读两遍)。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看一下解词:
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②避患:避免灾祸。③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④坠:落,掉下。⑤稍下:稍微低一点。⑥复:又。⑦益:更加。⑧又更下巢:又把窝做到更低的地方。⑨遂:于是,就。⑩之:代词,指小鸟。11.下巢:把窝做低
译文:
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提示语:
有人说,一单元的这两篇文章都是寓言故事, 篇文章《孔雀爱尾》所寓之言是,不要一味地想着自己的漂亮,否则大祸临头,还固守着自己执拗的观念。
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鸟实则讽喻了人。翠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味的把窝往下挪,但父母却恰恰忽视了“被人掏走”的隐患。翠鸟自己铸成了“丧子之祸”。
说明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到头来是害了他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过而不及,终成大错。所以说,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注意一个方面,一定还要考虑另一个方面。
要让林海老师说,这两篇文章主要是以纪实为主,至于寓言的成分,不多哉,不多矣!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
尤其要感谢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