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翠鸟西方哲学史卷一学习笔记


.10.16中文翻译: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研究的范围是惊人的。他的大部分工作是进行属(genus)(e.g.Testacea)和种(species)(e.g.sea-urchin)的分类。在他的条约中,有超过种物种,其中许多都有详细的描述。很明显,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并不满足于博物学家的观察:他还像解剖学家一样实践解剖。他承认他发现解剖是令人反感的的,尤其是对人类而言众生:但是为了了解整体的结构,必须考察任何生物体的各个部分(PA1.5.b22-a36)。

.10.16学习笔记:

罗素认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神并不具备基督教的神明的那些属性,因为除了完美(亦即神自身)而外若再想到任何别的东西,就会有损于神的完美性了。“它自身必定就是神圣的思想在思想着(因为它是万物中 异的),而它的思想就是对思想的思想”。我们必须推论说,神并不知道我们这个地上世界的存在。亚里士多德也象斯宾诺莎一样坚持说,尽管人必须爱神,但是神要爱人却是不可能的事。

神不能定义为“ 不动的推动者”。反之,天文学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有四十七个或五十五个不动的推动者。这些不动的推动者与神的关系并没有说明白;的确,最自然的解释应该是有四十七个或五十五个神。因为在上述论神的一段话之后,亚里士多德又继续说:“我们绝不能忽略这个问题,不管我们是设想只有一个这样的实质还是不止一个”,紧接着他就谈到那个得出了四十七个或五十五个不动的推动者的论证。

不动的推动者这一概念,是一个难于理解的概念。对于一个近代人的头脑说来,一种变化的原因似乎必须是在此以前的另一个变化;并且宇宙若曾完全静止的话,那末宇宙就会永远都是静止的。要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我们就必须谈到亚里士多德关于原因的说法。按照他的说法,有四种原因;它们分别地叫做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让我们再举那个塑像的人为例。雕像的质料因就是大理石,形式因就是要塑造的这座像的本质,动力因就是凿子与大理石相接触,而目的因就是雕刻家心目中的目的。在近代的术语里,“因”这个字是只限于动力因的。不动的推动者可以看作是一种目的因:它为变化提供了一个目的,而那本质上就是朝着与神相似的一种演化。

四水和翠鸟

NeverTooLat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6030.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