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紧扣观察,指向习作搭船的鸟教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龙都小语联盟

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嵌入心灵的文字。

精彩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赠人玫瑰手染余香。

笔记

PAGE1

《搭船的鸟》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教材第五单元的 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力图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组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教学本篇课文,我采取了如下步骤:

一阅读导读页,做到目标明确

在教学本单元之初,我首先带领学生阅读导读页,观察导读页的图画,阅读导读页上罗丹的名言和下面的语文要素,使学生明白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单元——习作单元,目标指向习作,学习的重点是“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做到每个孩子心中目标明确。

二切入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接下来,我导入课题——《搭船的鸟》,让学生了解“搭”的含义,是“乘坐”,可以说“搭船”、“搭飞机”等,“搭”字往往是说人,这里用到一只鸟身上,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鸟?让学生感受到这只鸟在作者眼中的灵性,并让学生质疑:当你初次读到课题时,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学生质疑:这是一只什么鸟?这只鸟搭的是谁的船?搭船要去干什么?作者为什么留意了这只搭船的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对课题的初步感知中,学生对课文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三整体把握内容,了解观察的事物与场景

在此教学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在逐段朗读,纠正字音,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通过初读,学生发现, 自然段“我”观察了雨天船上的场景。第二、三、四自然段“我”观察了翠鸟的外形,以及翠鸟捕鱼的样子。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出:一段平常的旅程,因为作者留心观察了一只翠鸟,变得格外有趣,让我们快快跟随作者去观察这只翠鸟吧!

四抓住重点段落,体会观察的细致与方法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我”观察的细致,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几个自然段的学习,我在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追问:作者重点观察了什么事物和场景,是怎样观察的?

第二自然段教学。首先,了解“我”对翠鸟外貌的观察。我先让学生带着“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的问题自读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学生交流,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颜色鲜艳,引人注目。接着,引导学生边读第二自然段边想象画面,并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翠鸟的样子,感受翠鸟外形的美丽。 ,让学生把第二自然段和《翠鸟》一课中翠鸟外形的描写做对比,说说你喜欢哪段描写,为什么?学生有的说喜欢前者,有的说喜欢后者,很难取舍。这时候我为学生解开疑惑:《搭船的鸟》对翠鸟外形的描写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特征,把看到的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达到了到三年级学生应当达到的习作目标,《翠鸟》一文中对翠鸟的外形描写更加细致生动,可以作为我们更高的习作目标去追求。这样一说,使班里习作水平不一的孩子们心中都有了对自己习作目标有了定位,习作水平高的孩子知道了自己可以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差点的孩子也明白自己在外形描写上应当达到的目标。

接下来,我直奔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第二自然段是作者对翠鸟静态的描写,而第四自然段是对翠鸟动态的描写。作者在动态描写上又有哪些窍门呢?让学生在读文中去发现。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交流后发现,作者使用了一连串动词,即“连动法”,写出了翠鸟捕鱼一系列的动作,并引导学生圈画出一系列的动词,感受翠鸟动作的敏捷。接下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自己看到的翠鸟捕鱼的情形。紧接着,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翠鸟捕鱼的镜头后进行学以致用,抓住文中的空白,运用“连动法”,仿说翠鸟在水下的动作,学生说得非常精彩。

在教学二、四自然段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总结:作者重点运用了怎样的观察方法来观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使学生明白作者是用眼睛留心观察。与此同时,我抛出疑问,作者观察翠鸟,仅仅是用眼睛观察的吗?引导学生在学习三、五自然段后明白,“用心思考,产生联想和用耳去听,记录所得”也是作者观察的重要方法。这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五回归整体,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完了全文,我又引导学生回归课文整体,进一步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在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中,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翠鸟这位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和情趣,平时我们也要像作者这样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因为没有经过凝视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世界。

六进一步观察实践,记录观察所得

课后,我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种事物,运用作者“观察外形和动作、记录产生的联想和听到的有用信息”这些方法填写观察记录单,为完成本单元的习作训练做好铺垫。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紧扣“观察”这一语文要素,把教学目标指向习作方法的感悟和引领,使学生在习作学习上又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学生运用观察记录单在课下进行观察,趣味浓厚,范围广泛,观察有方法,记录有重点,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END·

本号为龙都小语学术交流,不涉及商业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6377.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