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从个体行动到组织化,草根污染防治NGO的


编者按:

今年高考全国卷I以“中国关键词”命题,素材为学生提供了12个关键词,其中一个便是“空气污染”。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躲不开的“元素”。

年,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科普了污染举报电话,呼吁普通人也可以为保护环境而行动。现实中,污染监督可不是打个电话那么简单,从取证到举报到推动整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国内正有一群公益人在为此奔走。

污染监督类的环保NGO似乎有点“小众”,但随着诸如华北渗坑等污染现场被公益人曝光,这类机构也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在当下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投身于此的人也在不断增加。

他们,从受环境影响到试图改变环境

朱建锐不顾危险从垃圾堆中的排污口采集受污染河流的水样图片由朱建锐提供

朱建锐是土生土长的广东惠州人,与当地环境污染受害者共同创办了环保公益团队惠州科绿环保,承担起保护当地环境的社会责任。在珠三角产业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惠州成了“污染转移”的“重灾区”。“触目惊心”,朱建锐用这个词来形容当地河流的污染情况,他强调自己做污染监督时, 的原则便是实事求是,一条河都变了色,还能怎样形容呢?年,23岁的朱建锐 次举报污染工厂,那时正值中年的母亲因肺癌去世不久,母亲病逝也令他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们健康带来的 。

他形容当时的自己什么都不懂,污染的工厂距离他家不到一公里,周围的村民和工厂交涉了几个月都没用,于是想要90后的朱建锐帮忙。“当时我也不知道能怎么做,就上网查啊。”朱建锐在电话投诉无效后,又查到可以在网络问政平台投诉,于是就把现场的污染情况、村民的感受都写下来,发到惠州市的网络问政平台上,而且还是实名举报污染。

这个举报的影响力超乎他的预料,当地环保局马上到村里整顿了非法排污的工厂,最终这家工厂被责令停产后搬迁了。

朱建锐取水样对比图片由朱建锐提供

这次成功之后,附近的村民经常找朱建锐帮忙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但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再举报污染,主要是忌惮本地人的身份,怕惹麻烦。直到年的4月因无法忍受家乡河流遭受严重的工业污染,他再次通过网络曝光和举报了。这次之后,他便“停不下来了”,两年间,举报并推动了数家违法排污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和整改,并带动了周边的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







































白癜风能治愈么
治疗白疗癜风用那些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756.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