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移巢》新读
近日,重新和女儿一起读我精选的一些文言文小故事,发现收获颇丰。虽是简单的一个小故事,但是如果你能用思辨的眼光去重新分析,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我们这次读的是一个有关爱与 的小故事——《翠鸟移巢》,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翠鸟虽然是小动物,但是它和人一样,就如韩非说的“人之性情莫爱于父母。”意思是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其他任何人之间的爱都不能比拟的。但是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也就是说,任何事情,哪怕是爱,超出了限度,都会过犹不及。
就像翠鸟妈妈那样,其实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生存能力,还可以理解,但是当小鸟长出了羽毛,有飞的能力时,翠鸟妈妈依然是百般的呵护,把巢穴做得更低了。导致小鸟被人给抓走了。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下,女儿说,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女儿能联想到这句话,我感到很欣慰。接着我又问,那翠鸟妈妈也考虑得比较远呀,它都担心着自己孩子从巢穴里掉下来,不是已经在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在预防了吗?女儿想了想说,翠鸟妈妈只是单方面地从自己孩子的角度想,但是它没有考虑到其他潜在的危险,比如巢穴太低,很容易就被人抓走。看来万事万物都处在联系当中,微小的一个改变,可能引起一个很大的后果。
而且呀,翠鸟妈妈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以至于丧失了理性,忘记了危险除了来自于从高处掉下来,还会有外在的危险。任何时候,人都不能丧失自己的理性。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那就是翠鸟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自信。翠鸟已经长出了羽毛,说明它可以去练习怎么飞翔了,如果会飞了,还会担心从高处跌落吗?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与其担心各种各样的困境与危险,不如想办法去增强孩子抵抗风险的能力。
就像现在,很多家长很悲观,觉得培训机构没有了,自己孩子的学习会一落千丈,这不正像翠鸟妈妈一样吗?与其为此而焦虑,不如切切实实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孩子的能力。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多变的, 不变的就是你一直在不断地提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