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家乡的小河2020226


家乡的小河

文/李文卫

村西边有一条小河,小时候(七十年代)这条河还能通航,生产队的粮食都是通过这条河运出去的。也就是说这条河是条活水河,可以通向外面的大河,可通往长江,通往大海。小河的两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杂树,以桑树,槐树,梧桐树,柳树居多,有一段还长着芦苇。小时候这条河清澈见底,水质甜美,是人、家畜、野生动物、鸟类主要的饮水源,河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虾鳖蟹。

这条河也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河两边靠人家的地方都有码头,码头都是公用的。两边的村民每天来担水、洗衣、淘米洗菜。那时候五点多公鸡的叫声此起彼伏,随即响起了清脆的鸟鸣声,勤劳的村民就像小鸟一样,开始起床了。六点左右,小河边已经聚满了笑声。老人们起来点起了灶火烧早饭,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男人们挑着水桶,后面还跟着一条忠实的家犬,看到人都热情的打着招呼;女人们端着木盆到河边边洗衣服边唠起家长里短;家里的小孩老大已经起床帮着小的穿衣服,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每家每户都有两三个小孩,小孩长到三四岁就由哥哥姐姐带了,我记得我就是由姐姐带大的!六七岁左右就能够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河里的鱼儿很多,大鱼儿在河中间一般看不到,小鱼儿在河边,特别喜欢围绕着码头游来游去,看的一清二楚。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淘米,大人把米舀到淘米篓里面,我到码头边把淘米篓闷在水里,浓浓的、白色的米质在淘米篓上周的水面扩散开来,像一团雾,吸引了很多小鱼小虾游过来,一些胆大的小鱼甚至直接游进了淘米篓里面,我猛地提起了淘米篓,一些来不及逃跑的小鱼在米篓里面活蹦乱跳,这时姐姐就拿一个脸盆来舀点水,把小鱼儿捉进脸盆里,家里的猫也来凑热闹,围着脸盆不停地叫,还用猫爪伸进水里捉鱼。我高兴的乐此不疲,以至于两个袖口都弄的湿漉漉的,父母催促了才把淘好的米拿回家。

童年河边的乐趣真多,水岸边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洞,有螃蟹洞、黄鳝洞、蟾馀洞、蛇洞、还有老鼠洞、偏僻一点的地方居然还有獾子洞。有经验的人会根据洞的大小、形状能够分辨出是什么洞。有一次姐姐老是看到码头边的一个洞里探出一条大黄鳝的头,就回家拿一根勾被针用煤油灯火烤弯了,拴上鞋带子,然后挖一条蚯蚓穿在钩上,放在洞口,不一会果然一条大黄鳝探出头来一口吞下了蚯蚓就往洞里缩,姐姐拉紧了鞋带拼命的往外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黄鳝拖出来了。好大的一条金黄色黄鳝,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家里可以美餐一顿了!

那时的河水特别干净,河床上一点淤泥也没有,这还要归功于生产队的几条罱泥船,可别小看了这几条罱泥船,他们的功劳可大了。一、是清理河道,把河床上的污泥清理干净,利于船只行走;二、是除瘟草,除粪便,把上年枯萎腐烂的篙草以及鹅鸭、水生动物的粪便清理干净,就不会产生沼气,瘴气,利于鱼虾苗的生长;三、是充分的利用罱泥做田地的肥料,垩田地,壮禾苗,农作物从不用一点化肥,农药。春天来了,人们积极地备耕生产,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罱泥。罱泥既是一件体力活又是一件技术活,必须由生产队的精壮劳力担任。“笋破泥土柳展腰,罱泥河船撑啊摇,罱泥夹里满是宝,沟底肥泥逐夹舀;燕子衔泥为筑巢,我替春苗罱肥料,罱泥河船岁岁摇,担担肥泥变壮苗。”罱泥可谓一举多得,既保护了生态,又为田地增加了肥料。自从一九八几年分田到户,人们开始用上了化肥、农药,罱泥船也就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被遗忘在河塘的某个角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舞台。罱泥谣那首传唱了千年的民谣现在已听不到了,老祖宗留下的传承正一点点消失殆尽。

小河最热闹的季节当然还是夏季。夏季到了,经过雨季河水也涨了,河里的鱼儿也多起来。河两岸的树木也长得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有的斜长的树木伸向河中间。这里成了小鸟的天堂,新一代的小鸟也在父母的带领下在枝头学习飞翔,捕食。小学三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从此就经常留意河边的水鸟,还真发现了美丽的翠鸟,和课文中写的一模一样,美丽又可爱,还发现了苦恶鸟,白鹭鸟等。苦恶鸟长得也不算难看,就是叫声难听;白鹭鸟穿了一身雪白的衣裳,长得亭亭玉立,体态优美,是我最喜欢的一种鸟。

放暑假了,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当然是在水里玩耍,游泳是每个小孩最基本的技能,一般六岁左右就学会了游泳。夏日的中午,烈日炎炎,知了在树上鼓噪个不停,老是想不通为什么大热天别人都在休息,它在不停地叫,也不嫌热也不嫌累。人们也似乎习惯了它们的叫声。大人们在树荫下,在堂屋的条桌上或拿张凉席随便铺在阴凉处午休纳凉。有几个睡不着的小伙伴悄悄的跑到河边,脱了裤子光着屁股就跳到水里嬉戏。他们一会比谁游的快,一会儿比谁扎的濛子(潜水)远,一会儿又分成两组打水仗。整个水面一排排白浪翻滚,一阵阵欢声笑语,偶尔还有一两条鱼儿跃出水面凑凑热闹。玩累了就游到对岸的西瓜地里,偷偷地摘两个西瓜仍到水里吃起来。到了三四点钟,来水里玩耍的人多起来,有的带着木盆,有的哥哥带着弟弟学游泳,个别的带着充满气的轮胎(内胎,代替游泳圈,家长肯定是开拖拉机的)。带木盆的潜到水里摸起了河蚌和螺丝;学游泳的小弟弟一会就有好多大哥哥围上来,托着他,教他游泳,仿佛一个比一个厉害!轮胎成了稀罕品,成了小伙伴们争夺的对象!轮胎在水面飞来飞去,一朵朵浪花向轮胎围去,像一群鱼儿在水里争食。到了五点多钟,有些大人们放工了,劳累了一天也到河边清洗一身的汗渍和污泥,洗完了顺便也把自己的儿女叫回家。有的自觉的也跟着爬上岸来回家了,有的贪玩继续的还在河里玩的不亦乐乎,一直到太阳落山了还不想回家。直到妈妈奶奶来到河边扯起嗓子叫起来“‘阿猫阿狗’鞭炮子,一天到晚泡在河里啊,小心水鬼子把你们拖走了,赶紧回家啊,再不回家,你爸要拿柳条抽你了”就这样,剩下的几个依依不舍的上了岸,约好了明天继续来玩才各自回了家。河面暂时恢复了平静。

夜幕悄悄降临,燥热的气温变得温和、凉快一点。田里的青蛙开始肆无忌惮大声的叫起来,夜晚是它们的天下,它们个个都是天然的男高音歌唱家。它们的歌声布满了田野,村庄,小河边,布满了整个夜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时候即使再饿也没有人会去捕食青蛙,因为人们知道青蛙是害虫的天敌,是农作物的卫士。天上的繁星点点,小河面上萤火虫飞舞,一阵阵清凉的微风顺着河面吹来。玩了一天的小孩子们,睡在用板凳架在门口的门板上,数着天上的星星,听着阵阵蛙声,在妈妈的扇子轻轻吹拂下进入了梦乡。

秋去冬来,清澈的小河留下了太多童年美好的记忆,承载了太多童年的梦想。这些小河水被酿成酒融进我们的血液,喝着小河水长大的人们对小河有着浓厚的感情。这些属于长江支流的小河流淌了千年万年,流淌着人类的历史,流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

现在的河水已经被污染,农村在一九九几年就用上了自来水。在小河里游泳的小孩们都已长大成人,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大部分人都在城市买了房,很少回农村了。小河也变得无人问津,没有了往日的生机。河床的淤泥日积月累,繁殖旺盛的水花生肆意地铺满了整个河面,河两侧的树木也被砍伐的越来越少,河面变得越来越窄。有几个留守的村民肆无忌惮的对小河无尽的索取,整个小河布满了地龙(一种只能进不能出的网),所有的鱼虾、黄鳝、蟾馀、甚至蛇都一网打尽。还经常有钓鱼的、网鱼的、电鱼的使本来就很匮乏的小河再也经不起打击,很多鱼虾已经绝迹!剩下的鲫鱼和龙虾也快要处于灭绝的边缘!

村西这条清澈的小河永远留在我们这辈人的记忆中,再也回不到从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2034.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