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光明网推荐的所谓诗词名家观其作品却不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

推荐所谓所网光明网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即《名家女诗人·陈文玲诗词十首》,随便冠以“名家”,引来了一片批评声,很多人质疑到:

“光明网作为一个知名的网站,为何没有审核严格,就将某人随便冠以“名家”及推出其作品呢?”

“没看此人作品好多问题,大部分浅显乏味、生硬不通!”

“确切地说,都是唠叨、零碎话语,根本不能算诗词!”

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笔者将其十篇作品一一点评并附于篇下,一并发来,如下:

对话自然

畅饮春风醉,诚邀星月辉。

青山融意境,绿地汇芳菲。

放牧江川水,开怀雨雪归。

晨曦托旭日,晚露化霞帷。

湖岸峰峦密,窗前翠鸟飞。

举头皆雅韵,俯首尽香薇。

小天点评:

构篇混乱,包括两个乱,一个时间混乱,另一个景物乱。

先说时间乱。一会儿晚上星月,一会儿清晨旭日,难不成时间由你主宰,任意地、想当然地挥笔刚刚看到星月,马上就转到早上的太阳去了。时间混乱,没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索。

景物乱。此人恨不得把自然界景物全部给塞进去,以显得诗篇茂密、翔实。于是将山川湖水、星月日、风雨雪霞露等一股脑儿塞进去,难不成诗篇是收纳盒?任意堆放。

毛病不仅仅于此,“汇”动词用的不切,汇拢、汇聚之意,动态、流动性之意象,“绿地”能汇聚吗,显然不妥,那么用词生硬不通。

还有,“晚露化霞帷”?两者意象不是你说化就能化的,要有关联性及融合性才可的,显见,“晚露”与“霞帷”没有意象的一定的相关性,是不能随便组合在一起及相化的。

“湖岸峰峦密”?湖岸指的是湖边临近陆地处所筑起的岸堤,哪来的峰峦?有峰峦,那也是湖岸的遥远之处连接的山峰,才是。

“举头皆雅韵”?这个不是诗句,白话文了。

“俯首尽香薇”?“香薇”一词生造嫌疑?另外薇可指两种植物,即野豌豆和蔷薇,前者肯定不合适,后者虽是有些地方能见到,但花香味不是很浓烈,“香薇”组词可见不恰当。

总得来说,《对话自然》构篇凌乱,逻辑思维不清。病句不少,词句浅显。

海雾茫茫

远望茫茫水,聆听韵律弦。

长空涂黛色,短笔写非凡。

雾霭叠叠布,烟云袅袅弹。

无边无际墨,有景有情船。

伸手牵波浪,回眸领梦湾。

包容天地大,知止见方圆。

小天点评:

前后脱节,前面一个劲地描述轻谐的、活泼的景色,后面突然来个“包容乃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严格的、慎重的大道理去了。

另外,“短笔写非凡”白话文,“有景有情船”凑句凑韵。

蝉鸣

轮回世事有无终,半咽春秋半饮风。

意会神知须数载,情通思晓要三生。

蝉鸣大隐云间水,鸟语低吟渚外汀。

骤雨初歇人未晚,声声入耳似如空。

小天点评:

几乎没有一句完整写到“蝉鸣”,除了“半咽”两字外,可以说整篇与“蝉鸣”题目风马牛不相及。

另外,“大隐云间水”,神鬼之物吗?云间水任意隐藏或来去。

抄袭柳永的“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也没抄好,“人未晚”不通。

桂枝香·胸襟

群山高古,领万里长空,巍峨神助。岭上颠连错落,气吞如虎。今生前世谁知晓?大胸襟、藏于深处。雪融时刻,江河涌动,地耕天牧。

心向往,真情永驻。品日月交割,春秋无数。昨夜星辰,纵落也成光簇。登临俯瞰群山小,踏流光、穿越寒暑。世间何贵?精神不朽,思接千古。

小天点评:

构篇混乱,一会儿山岭壮景,一会儿感慨今生前世,又一会儿心向往,又一会儿感慨昨夜星辰,又一会儿……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另外,“巍峨神助”确实出神了?为何神助?“神助”此后呢?只能说比较唐突,没有交代清楚。

“穿越寒暑”神仙吗?

暗香·中国书画

笔酣墨满,水沁风韵染,时光荏苒,历史瞬间,感悟无言化书简。浓淡干湿取舍,惊艳处、飞鸿知返。若舞者,动静由之,激烈或舒缓。一览,渐次远。

物我两忘中,解构凉暖。浪叠浪卷,天上阴晴有深浅。随意开合宇宙,提炼美、化为经典。大象朴,生吐纳,不增不减。

小天点评:

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即是题中国书画,应该围绕此主题来写。前面刚说“笔酣墨满”正要描绘,马上又跑到“时光荏苒”去了,接着又跑回来笔墨“浓淡取舍”,又“飞鸿”?又舞动状态,又“解构凉暖”,又浪卷?……又犯天地万物一股脑儿塞进去之弊病了。

还有,道德经“大象无形”、吐纳天地之气、能量守恒定律“不增不减”等等,也跑来凑热闹。

声声慢·慢生活

波光潋滟,水色柔绵,匆匆脚步放缓。品味人生真谛,随情加减。晚霞映红梦想,掠清风、夕阳温婉。心浮躁、必太急,难免征程太短。

淡定从容不迫,慢吐纳、方能懂得深浅。大爱为尊、抱朴归真经典。回到自然悟道,溢芬芳、花香涨满。低吟处、望远方,丛林如染。

小天点评:

不是词,是老太太唠叨的话语。通篇简单唠叨堆砌,可见词的创作基础未打牢固,用语多浅白粗糙,词感极差,手法也无。

另外,平仄也不合格,多处失律。

永遇乐·凭窗远眺

淡墨天边,霞光遥远,恰似留恋。滚滚白云,悄然入海,岸上桔黄倩。湛蓝宇宙,群星镶嵌,我与月辉拂面。这般明、星星点点,欲言又止相伴。

渐飞渐晚,长空弥漫,转瞬化为聚散。一片茫茫,似无还有,脚下穿行舰。立于高处,奇观频现,多少诗人难见。堪惊叹、黑白界限,自然搅拌。

小天点评:

不知所云,只是凑个字数,押个韵,以为“词作”了!

东风第一枝·牡丹

暖暖春阳,群芳竞放,天资国色佳酿。牡丹总领千红,韶华梦泽街巷。庭前屋后,田野里、香随风漾。徜徉其中品读时,富贵更兼和畅。

心向往,雅俗共赏,娇妩媚、却知礼让。一江洛水浇开,九州千万景象。如期而至,岁月过、时光流淌。绿依傍、桃李纷扬,满目婉约花浪。

小天点评:

构篇混乱。又牡丹领千红,又梦泽街巷,又品读,又心向往,又跑到“礼让”去了……又如期而至,又马上时光流淌……又跑到“桃李纷扬”去了……

而且大多不知所言,甚至牡丹与礼让也扯上关系,题目牡丹而此后却拐到毫无关系的“桃李纷扬”。

声声慢·昌化踏山寻石

云飘云聚,百里驱车,浙西山谷雅趣。满目层叠嫩绿,新枝携雨。曾经造访故地,觅奇石、已留心际。藏于地、寓于天,只待相知相遇。

遥远村庄好似,天赐与、家家打磨卖玉。七彩凝结,百态千姿如絮。田黄雅鸡血贵,自然生、自然哺育。几多美,几多韵、几多诗律。

小天点评:

又是把白话文当做词篇,整篇唠叨赘述,看来适合唠叨,不适合词的创作。

另外,“际”出韵了。

鹊桥仙·读李白《静夜思》

举杯邀月,窗前诗阕,一片乡情浓烈。缘何三百咏婵娟,影凌乱、清辉不灭。

茫茫长夜,风吹落雪,独自编织境界。气吞寰宇手摘星,放飞梦、无眠之夜。

小天点评:

篇不合题,构篇散乱。即是题李白《静夜思》,那么就得以李白于床前望月渐生思乡之意而展开作词。

李白《静夜思》之诗篇,不管村哥里妇,还是黄童白叟皆能熟悉背诵。具体意象有:李白在异乡不眠,床前伫立,望着窗前洒进来的银白色月光,疑是给地上铺上一层寒霜,久久沉思,想着故乡,想着家人,想着自己在异乡……

显然,李白没有举杯邀明月,也没有醉舞影零乱,也没有落雪,更没有“气吞寰宇手摘星”……这些全是作者不着边际、毫无关联的想当然的编出来或者拿李白别的诗篇意象混乱在这里。

一个字:“乱”!

纵观以上十篇诗词,粗糙浅显,唠叨琐碎,不合诗词之内涵,差不多是唠叨的白话文,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诗词。甚至几乎没有一句诗意,不是白话文就是生硬不通的句子。可见作者诗词根本未入门,诗感及语言组织极差,不如一个中学生的习作。

如此浅显的文字,冠以诗词合适吗?更何况冠以“名家”呢?

我们不禁要问:创作者是不是要对诗词负责,要对艺术负责呢?不能将某些填鸭式凑字、押韵无误冠以诗篇而印刷成册或网络到处传播,另外评判者是不是也要懂诗词基础及一定鉴赏能力呢?不然怎能对诗词等艺术有个客观、正确的评价呢?

笔者在此希望大家认真创作诗词,认真对待艺术,艺术者不可马虎,尤其诗词这一块艺术,要扎实的文学知识等功底,还要悟性、灵性、社会经历、生活磨练等等,只有具备这些诗词创作素质及技能,才能写出像样的、合格的诗词作品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2446.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