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阅读《水浒传》,出现“鸟人”、“嘴里淡出鸟了”之类的词语,莫名其妙,查阅相关资料方知其意乃是粗话,感觉啼笑皆非。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鸟”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1.2.
第一个读音的基本义项是: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也有的两翼退化不能飞行。2.姓。
第二个读音义项只有一个:同“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
查阅“屌”字,一个义项:男子阴茎的俗称。
到此方知,原来《水浒传》中所出现的“鸟”字是第二个读音,那么所谓的“鸟人”、“嘴里淡出鸟了”显然是粗话,不够文明。
第一个读音构成词语比较丰富:比如说大鸟,小鸟,鸟叫,鸟巢,鸟窝,鸟蛋,翠鸟,蜂鸟,鸟鸣,鸵鸟,黄鸟,啄木鸟,百鸟朝凤,惊弓之鸟,笨鸟先飞,鸟语花香,一石二鸟等等。
而第二个读音构成也有一些,多是粗话:
鸟用:没有用。
鸟人:浑蛋,不是人。
……
因为不是啥好词,不再一一列举。
现实中还有一些含有鸟字的词语,有时还真不好确定读音含义,多出现在方言和口语中。
鸟毛,鸟语,啥鸟,多大的鸟……
比如:鸟语,用第一个读音就是“鸟叫声”的含义,用第二个读音就是“混账话,不是人话”的意思了。不过鸟语本来就是鸟叫声,其实就不是人话,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当然,类似的这些词语要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读音和含义。
聪明的,你懂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