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disease/a_5416226.html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湖上晚归——标题中“归”字概括了全诗主要内容,是全诗的诗眼。晚,点明时间,傍晚。湖上,点明地点。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所感,笔下画面也随着船行路线逐次展开,画面自然流畅,让读者身临其境。全诗语言清丽自然,表达了诗人归家途中心情的急切与即将到家时的喜悦。
作者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今属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卒。宋仁宗赐谥“和靖”。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首联写诗人悠闲地卧枕在船舷边,脑海中一片清明。“卧”,点明作者乘坐小船的状态,轻松自然,无拘无束。“清”字显露出诗人此次归家的目的十分地明确,远离世俗,回归田园。但是依然担心自己归隐之事会成为无法企及的事情。“蓬瀛”,指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于是诗人说,担心此次归家会像寻找蓬莱与瀛洲仙山那样变得缥缈虚无。诗人看似悠闲地乘船归家,但是心中惴惴,有所忧虑。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晚晴,指傍晚雨后初晴。黄庭坚有诗云“快阁东西倚晚晴”。本联以“晚晴”为背景,诗人眼中的景物都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下——横桥卧波,秋树葱郁,秋水怡人,山寺静穆,山峰耸峙。颔联的景物以远景为主,有俯视之景,更有仰视之景。虽都是静景,但作者巧妙使用“横”“倚”两字,既化静为动,又赋予景物以人情态,呈现的画面宁静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暮色时分美景的喜爱之情。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如果说颔联是远眺之景,那颈联则写眼前近景。翠羽,本意为翠绿色的羽毛,如绿孔雀的羽毛,翠鸟的羽毛,这里代指翠鸟。见,我。红蕖,指红荷花。傍晚水汽渐浓,翠鸟羽毛似乎沉重起来,它迅疾地低飞过诗人的船头,似乎有意避开行船,不愿挡了诗人回家的路途,这其实暗寓了诗人归家的急切心情。红色扫荷花婀娜多姿,香气浓郁,袅袅娜娜,亭亭玉立,好像在欢迎着诗人回家。本联上下两句均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无比之情。上句写动景,下句摹静景,上下两句景物描写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敏捷的翠鸟、红色的荷花,一翠一红,色彩明丽,也衬托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依稀,仿佛。诛茅意思是芟除茅草,引申为结庐安居。尾联写诗人船渐渐行走到诛茅地附近,他看到了林间藤萝茂盛,听见了鸡犬吠叫之声此起彼伏。尾联照应了题目中的“归”字,呼应了首联的忧虑,回归田园已为现实,诗人淡淡的忧虑总算冰释了。“鸡犬相闻”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鸡和狗的叫声都可以相互听见,比喻住家相近。全诗在此收束,似乎让读者感受了作者在此居住,有如居住在陶渊明的桃花源中,一股惬然之意油然而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