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80130/6032498.html01:43上博密藏《莲塘乳鸭图》对外展出(01:43)“双鸭浮游于萍草间,有乳鸭相随,白鹭在侧,翠鸟、红蜻蜓点缀其间……”这是上海博物馆秘藏瑰宝——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图中景致,呈现春夏之交、乳鸭嬉戏,一派生趣盎然的莲塘即景。“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庆典之际的重磅策划,将于明天(12月17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现场缂丝《莲塘乳鸭图》全幅以彩色丝线缂织而成。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作品中绿头双鸭浮游于萍草间,尾有乳鸭相随,旁有白鹭一对,翠鸟、红蜻蜓和水黾点缀其间……“根据整幅图选题,可推测所有动植物都应是成双成对,象征夫妻和合、多子多福的吉瑞寓意。”上海博物馆工艺部研究员于颖说。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局部)除了莲塘中悠哉悠哉、怡然自得的禽类和昆虫。坡岸青石,质感凝重,周围白莲(白蕖)、慈姑、荷花(红蕖)、萱草等花草环绕,色彩雅丽,线条精谨,生趣盎然。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局部)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局部)《莲塘乳鸭图》为南宋朱克柔所缂唯一巨幅传世珍品,经庞元济收藏,后由庞氏家族捐赠给上博。自年入藏上海博物馆以后,曾短暂地展出过;但由于丝织品的脆弱及文物保护的需要,已几十年未露面。此次展出,是《莲塘乳鸭图》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场馆第一次与观众见面。此次与《莲塘乳鸭图》共同展出的,还有两件庞氏家族捐赠的明清缂丝作品。展览现场清缂丝花鸟图展览现场清缂丝佛手花鸟图缂是一种通经回纬的纺织工艺,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故有“缂丝”之名。因其织作耗时费工,堪称“寸缂寸金”。受宋徽宗推崇的院体画影响,缂丝技法由唐时纹样图案主用平缂、勾缂技法,转向与绘画生趣和意境相融的多种戗缂技法方向发展,形成不同流派,南宋朱克柔便是其一代表。朱克柔融合院体画艺于缂丝技艺,以纤细的合色花线(合花线)作调色,以缂丝技法来摹画水墨笔意,晕色效果自然天成,精工细作,后世赞其名为“朱缂”。据于颖介绍,缂丝织造技术所做出的难以辨认的绘画效果甚至是比绘画更具有一种意犹未尽的体验,“因为它有丝丝光泽,画面在丝光变化之下,意境更为隽永秀逸,气韵灵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丝之魅力,画之精神。”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局部)本次展览展期极短,仅有短短16天。丝织品文物脆弱,对展出环境、温湿度有极高要求,为了《莲塘乳鸭图》的这次展示,上博方面也为其特制展柜进行陈列。出于文物保护要求,该展览将采取限时、限流、预约参观的办法。“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布展(01:05)对话|上海博物馆工艺部研究馆员、策展人于颖澎湃新闻:去年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时隔一年,上博再一次展示了缂丝主题的展览,这次展示的意义是什么?于颖:上次的展览是关于明清缂绣书画,呈现的不光是缂丝作品,还有刺绣作品,这一展览较集中呈现了上博馆藏的缂绣书画精品,以此希望观众亲近这一艺术品类。很多观众其实对这个品类并不熟悉,甚至分不清缂丝与刺绣的区别,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一个展厅里进行对比呼应,并作了一些3D动画,让大家了解到已经淡出日常生活的优秀的丝绣、丝织类工艺。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而这一次,则是在上博建馆七十周年之际,在这个有意义的时间点,把国宝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拿出来供大家赏析。此前,国家宝藏节目对《莲塘乳鸭图》做了故事的演绎,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