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候鸟组团来过冬成都野生鸟类的朋友圈又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虎年伊始,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野保中心鸟类监测工作人员,在邛崃市南河发现了成都地区较为罕见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花脸鸭。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形象大使”,哪儿的环境好,哪儿就有鸟儿成群栖居。花脸鸭此次在邛崃现身,为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再添有力证据,这也是成都长期致力于生态建设尤其是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显现的生动典范。

共享好生态

多种珍稀鸟类来“过年”

“花脸鸭因脸上酷似画着京剧花脸脸谱而得名,”监测团成员拿出照片,在一群飞翔的越冬候鸟中,指着一只面容较为“朴素”的小型鸭类如是说。“熟悉的人不仔细看,都很容易错过。因为它没有像雄性一样醒目的京剧脸谱。”根据发现时间推测,此次记录到的花脸鸭在邛崃可能为冬候鸟。

花脸鸭主要繁殖于韩国、日本、西伯利亚等地,数量曾经极为丰富,但由于过度捕猎,其数量一度显著减少,据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的越冬种群数量仅为只。目前花脸鸭已被列入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在中国于年升级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此前,在成都地区仅有青龙湖等少数区域发现过花脸鸭。近年来,由于成都大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白鹭、棕背田鸡、金鸻、猎隼等鸟类频现我市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日前,带着黑色眼罩的酷家伙儿们——熊猫鸭就造访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视频拍摄者——摄影家孟无告诉记者,这是他在都江堰首次拍摄到“熊猫鸭”。熊猫鸭学名白秋沙鸭、斑头秋沙鸭,有“水中大熊猫”“鸟类活化石”之称,它是中国特有鸟类,在地球上生存了万年。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我国“三有”保护动物。

雄鸟体羽以黑白色为主,眼睛四周为黑色,酷似熊猫眼,因而被称为“熊猫鸭”。其种群数量已明显减少,通常以几只、十几只小群活动,都江堰出现“熊猫鸭”实属罕见。

“熊猫鸭”是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它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是大气和水质监测鸟,都江堰优美的生态环境与“熊猫鸭”的身影相应成辉,它的出现足以证明都江堰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生态持续向好

来“打卡”的鸟类数量创新高

“啁……啁……啾啾……”“叽叽……喳喳……”今日暖阳高照,崇州西河边的树丛、灌木中,活跃着不少可爱的鸟儿。“看见没,那个翠绿色扎进水里捕食的就是翠鸟”“再看旁边那树上成群跳得最欢,喜欢鸣叫且声音清脆的应该就是白颊噪鹛了”崇州资深爱鸟人士雨凇(网名)现场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观鸟经验,当天,除了翠鸟、白颊噪鹛,还看到了白鹭、白头鹎等水鸟。

“现在能观测到的珍稀鸟类种群越来越多了,说明环境变好了,特别是水环境的优化,最能吸引各种鸟类栖息。”说这话的是金堂县试验中学老师谢松林。作为资深爱鸟人士,他参与了上个月举行的第六轮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活动。

据谢松林回忆,活动当天,在广汉与金堂交界处的北河河岸,他和雨松(网名)组队,一个人用单筒高倍望远镜观察和报鸟名、数量,另一个人则做记录。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2人一直沿河至沱江的栖贤幸福村白鹭岛进行观测和记录,在金堂水域共观测到有6目9科30种越冬水鸟,几乎达到了本轮调查品种的50%。

第六轮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束后,成都观鸟协会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本次七个市州共调查记录水鸟只,其中,成都片区只,为近年新高。

“鸟类的迁徙、繁殖、留居等行为与状况,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成都观鸟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成都生态环境的整体向好,越来越多鸟类,都出现在了成都观鸟人的视野中。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成都记录有鸟类种,较五年前增加了45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粟新林李柯雨供图受访者编辑田莉校对王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3967.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