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鸟资本
哔哩哔哩(BILI.O,以下简称“B站”)一直被称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人社区。
随着公司中概股年报的出炉,这个标签的“粘性”还有多“粘”?优质内容制作者正面临一场流失。
B站最新的营收水平,达到历史最高值,但净利润亏损也同时达到历史峰值。
这家视频巨头的增长曲线,为何如此与众不同?
“矛盾”的基本面
B站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亿元,较年增长约13%,其中直播业务增长迅速,全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0%。
营收显著增长的背后,是亏损迎来新高度。
数据显示,B站年净利润亏损75亿元,较年68亿元扩大约10%。这个亏损值达到近四年的最大值,亦是有业绩记录以来(年)的最高峰。
如此矛盾的基本面背后,有着更加悲观的异动消息。
主播在流失?
B站直播主页设有多个分区,涵盖网游、手游、单机游戏、娱乐、电台、虚拟主播、生活、知识、赛事、购物等主流直播类型。
对比抖音、快手、虎牙等直播平台,B站的直播有着相对更高的内容颗粒度和较强的包容性,特别是虚拟主播维度。
如下图所示,截至年12月,B站在虚拟主播、娱乐直播、网游直播等都有着较好的舰队人数积累。
实际上,UP主是B站的另一大宝贵资源。
所谓UP主指在视频网站、资源网站等地上传视频、音频或其他资源的人。
仅以年四季度数据为例,B站月均活跃UP主达万,同比增长25%;月均投稿量达到万,同比增幅达到62%。
再看另一个数据。
去年四季度,余万位UP主通过多种渠道在B站获得收入,同比增长64%。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仅仅过了一个季度,B站UP主群体就曝出“负面消息”。
近日,热搜榜上出现“B站UP主发起停更潮”内容,一些热门的UP主暂时停止更新的视频,其中涉及多为万粉丝以上的UP主。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UP主赚不到钱,甚至亏钱更新视频。
新闻中甚至还出现“B站年净亏损75亿元”、“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的矛盾说法。
穿透赚钱模式
对比上述内容,投资者肯定有一个疑问:去年四季度UP主还在获得收入,怎么到了今年一季度赚不到钱?
B站UP主赚钱模式通常分为以下四种:
日常发布视频带来的创作激励、旗下粉丝打赏收入、直播收入、接广告的收入。
其中,广告收入是UP主收入的最大增量,其余模式属于“保底收入”,类似于职场上的基本工资。
那么,UP主想赚钱就要接广告(动态转发、动态直发、贴片广告、定制视频等多模式),前提需要UP主有足够的粉丝量。
综合各方信息,1万粉丝数的UP接广告的话,能拿到的月收入多元,10万粉丝的up主获得广告月收入是1万多元,只有达到50万粉丝的UP主有望突破5万元大关。
亦有金融话题的UP主表示,如果粉丝数积累到20万,接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广告,就有望获得20万元的“单子”,这意味着背靠一家大客户,就能养活自己,但前提是粉丝数要“达标”,但往往专业话题带不来20万粉丝。
部分UP主是全职模式做视频,要承担诸多时间成本和设备成本。
通常UP主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负责写文案、拍摄、剪辑、录音、选BGM等等,视频制作周期短则几个小时,多则数日。游戏类UP主,还要承担很多软件硬件的支出,包括购置高性能电脑、购买游戏、麦克风、摄像头、采集卡等,还要不断进行更新升级。
鸡肋的大会员制
B站一直以“强社交”定位自身属性,比如用户在注册或正式会员基础上付费成为大会员。会员福利与视频、游戏、漫画、周边多方位有强相关,且会员装扮特权比较丰富。
在外界看来,B站区别于其他视频平台的显著特征在于社区,这一定位决定其破圈增长的曲线,也能避开了长视频平台的内卷发展道路。
然而,会员获得的“特权”至关重要。
与腾讯视频VIP、爱奇艺VIP、芒果TV会员比较发现,B站大会员的特权并非最多。
比如在试听特权层面,腾讯视频VIP拥有直播道具折扣、直播免排队、直播回看,而B站大会员无此特权。
再来对比娱乐特权,爱奇艺VIP拥有线下观影团、明星见面会优先权、综艺录制优先权,但B站也没有,此维度仅有游戏礼包、会员购包邮券等。
那么,B站既然高举大会员制,那么体现的社交“特权”的竞争力又在哪里呢?
※此文为翠鸟资本原创文章,未获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