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世界鹦鹉日追本溯源,正确饲养鹦鹉究竟


注:该文内容主要引用自相关科研报告(详见文末资料来源),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

鹦鹉,通常是对鹦形目(Psittaciformes)物种的统称,这一庞大的家族拥有大约种成员,大多都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曾经的鹦形目下只有鹦鹉科一科,后来在年发表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将原生于澳洲地区的凤头鹦鹉家族单独划分成科[1,2]。这个家族显著的特点包括可收展的头冠、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鹦鹉羽毛呈现出虹彩的结构等。后来,于年正式出版的《世界鸟类手册》也遵循了这一决定[3]。

不会飞的鸮鹦鹉kākāpō,截至今年二月总数仅为只?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之后到年,人们提出其他种类的鹦鹉也有资格单独划分成科[4],像是新西兰的鸮鹦鹉(Strigopshabroptila)或短尾鹦鹉属(Loriculus)。

在年发表的研究[5]中,鹦形目被划分为三个科——三种新西兰特有鹦鹉所在的啄羊鹦鹉科(Nestoridae)、凤头鹦鹉家族所在的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和其他种类鹦鹉所在的鹦鹉科(Psittacidae),是被接受较广的分类。但时至今日,科学家们仍对其分类意见不一。

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鹦鹉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这些多彩生灵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ly/10193.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