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朋友圈的父母开启新一轮“晒娃”。
课外书,兴趣班,科目辅导,一项项充斥在孩子的新学期清单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
这一届家长,在“如何当好父母”这件事上,比任何时代都努力。
但信息太多太杂,他们很容易陷入过度焦虑。
为了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焦虑着学区房。为了父母最好的期望,孩子焦虑着培训班。如果你是一个被焦虑困住的家长,请一定看完这篇文章——
过度焦虑,是对孩子的“诅咒”
研究显示,87%左右的中国父母有教育焦虑,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教育焦虑症”,已成了父母的通病。和几个孩子小升初的家长聊天,说的最多的就是辅导班:
“听说初中课程加重,孩子很容易跟不上,报班要趁早,趁优惠一起报吧。”
“初一打好基础,三年才不白费,不然肯定考不上高中!”
“我已经把三年规划给他做好了,连辅导书都买全了。”
我听得一阵阵头皮发麻。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灾难化思维。孩子考试、升学、交友,出现一点不适应,家长就觉得“完了”“考不上了”“没救了”。因不知道怎么帮孩子,于是病急乱投医,各类规划、辅导、家教一应俱全。这样的思维,既是过度焦虑的直观病症,也是对孩子的束缚和不信任。听说过“翠鸟移巢”吗?翠鸟喜欢将巢筑在高处,以避免灾祸。有了小翠鸟后,翠鸟妈妈变得很焦虑,担心孩子不慎跌落,便将鸟巢往下移。后来,小翠鸟长出羽毛,翠鸟妈妈很开心,但也更焦虑了。怕孩子学飞时掉下来摔死,继续将鸟巢往下移。这时,路过的行人见小翠鸟很美丽,轻而易举便捉走了。翠鸟妈妈焦虑过度,做各种保护措施,结果却害了孩子。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定程度的焦虑如果饱含爱意,那么过度的焦虑,就等于诅咒。你越害怕什么,什么就越会发生。
过度焦虑的危害
因从事教育工作,我理解家长们的焦虑从何而来。尤其是孩子刚上初、高中的家长,生怕孩子走错一步,恨不得卷起袖子,替娃把所有的事情操办完。更夸张的是,有个娃刚刚上初中的妈妈,已经开始让孩子看以后考研的学校。让人不寒而栗。清华大学博士赵昱鲲说:中国家长的过度焦虑毫无意义,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在中国,超过70%的初中生存在厌学情绪。看过一项研究,父母教育焦虑程度越高,孩子的学业倦怠就越严重。“一个孩子报5个辅导班,班里42名学生都在校外补习。”孩子被逼得患上精神分裂,家长整天把“金牌班”“重点中学”挂嘴边。一边为孩子的成绩和升学着急担心,一边又对孩子唠叨、抱怨,甚至训斥打骂,陷入焦虑情绪无法自拔。但是,焦虑是一种传染病。家长的焦虑情绪,势必会放大传递给孩子。导致孩子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ly/1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