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820/t1rv2vb.html五十四
转益多师,在艺术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为学生能够得到多位老师的指导可谓幸事。“津派国画”第四代画家中的贾宝珉、史如源、阮克敏、郭书仁四位是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家,被称为“津门花鸟四家”。他们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就,与转益多师是分不开的。
阮克敏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授。年,年仅16岁的阮克敏平生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名家作画,聆听教诲,而那位名家就是萧朗先生。阮克敏先生在回忆那段往事时感慨万分:“几十年前的这一幕,是我最终走上花鸟画艺术之路的原点。我喜欢萧老画面的情趣,喜欢他笔墨语言的洒脱、俏丽。自此痴迷于萧老乃至雪涛先生的花鸟画艺术。遗憾的是自那次讲座之后,我与萧老虽然有过多次邂逅,却没有勇气向前跨出一步。只是照着四下搜寻来的图片、画页及展览会上临摹下来的草样,默默地涂抹,艰难地跋涉。”(摘自阮克敏《师生情缘》)
也就在同一年,阮克敏先生考入天津工艺美院。在基础课中教授国画课的穆仲芹先生给了他全面系统的启蒙,穆先生画作的灵动活泼、虚实有致让他折服。但他心中,更让他心仪的还是雪涛先生和萧朗先生的画风,以致于有一次他竟拿着临摹雪涛先生和萧朗先生的习作给穆先生看。这一不谙世事的行为让阮克敏先生非常懊悔,好在穆先生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依然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画艺。
萧朗先生与阮克敏先生(摄于年)
年,萧朗先生从广西回到天津时,阮克敏先生已是天津工艺美院国画教研室的年轻教师。当时“文革”已经结束,被禁锢十几年的中国画出现一派勃勃生机,各种书画活动非常活跃。阮克敏先生与贾宝珉、史如源、郭书仁、霍春阳等经常随老先生们一起参加这些活动,慢慢地与萧朗先生熟悉并亲近起来。在聊天时,阮克敏先生和萧朗先生多次提起当年的那些事,萧先生便和他谈到当年和王雪涛先生学画时,会常到其他老师家求教,其他老师的学生也经常会来雪涛先生画室学习。这样做对丰富学生的视野,掌握更多技法有着重要意义。萧朗先生的一番开导,让阮克敏先生消除了门户的芥蒂。从那之后,他只要遇到问题就向萧朗先生请教。
牡丹草虫芙蓉翠鸟枇杷麻雀凌霄草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阮克敏先生从萧先生那里不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激励他发奋进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其写意花鸟构图开阔,惜墨如金,用笔简约,一花一叶、一禽一鸟,生动传神又富于装饰趣味。
白牡丹(阮克敏作)芙蓉翠鸟(阮克敏作)
阮克敏先生成为萧朗先生弟子是在多年之后。在此之前萧朗先生始终将阮克敏先生看作是穆仲芹先生的学生。这种执念是萧先生始终坚持的,在他看来,无论对谁,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进行传授,但启蒙之师的重要位置无可取代。门户之见不能有,尊师重道要坚守。上世纪90年代初,穆仲芹先生不幸去世后,萧朗先生给予阮克敏先生的关照逐渐多了起来,经常给予的褒扬肯定,不时的诚恳批评,让阮克敏先生倍感温暖。他常常到府上看望萧朗先生,陪着聊聊天,谈谈艺。年逾九十的萧朗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画室的墙上总是挂着几幅尚未完成的作品。老师在艺术上锲而不舍、永不停歇的执着,让阮克敏先生倍受感染。后来萧朗先生还将一位热衷雪涛艺术的年轻人推荐给阮克敏先生作学生,对年青学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ly/1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