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个很容易情绪化的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无知。
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无知。
所以会纵容自己的脾气,以为自己是对的,就让情绪影响了自己的行为。
而且脾气这件事,是装不出来的。哪怕前些年已经快让周围的同事都认为我是个好脾气的人,当然连我自己都快要相信了。但一遇到亲近的人,一切的伪装就在有情绪牵动自己的时候土崩瓦解了。
看那时候的自己,简直面目全非。既没了之前引以为傲的锐气,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脾性。进退失去了维度,自然而然地就迷失了自我。
而这就是无知带来的后果,以为自己都明白,都尽在掌握,其实恰恰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表现。
再说回情绪。以前觉得,情绪的波动主要是受心理层面的影响,所以花了大量时间在研究自己精神状态所对应的种种心理问题。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偏颇,或者说是一种倒果为因的错误。并不是因为心理问题造成了自己情绪的起伏,而是认知缺陷导致了我在观念上就存在很大的偏差,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举个例子来说,四水是个慢性子的人,我之前经常会因为他做事的拖延而发脾气。
后来我意识到,每个人的性格、能力、专长等等是不同的,不应该将自己的要求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是一种控制欲的表现。但仅仅认识到这一层是不够的,我还是会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发脾气,比如赶飞机赶火车之类的状态。
而现在我才知道,要考虑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他为什么会拖延。是他存心的?还是因为能力或专长不足?亦或是因为我自己太着急了?等等。
面对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理由。而如果最终能确定清楚原因,那只需分情况做好不同的备案就行了。当然,我也会和四水沟通,希望他能改进一些自己做事的方法,这样在各种方案下就都能达成共识了。
当我改变观念,去刨根问底问题的来源后,问题的本身其实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在这过程中,我自己都会觉得从前发的种种脾气根本毫无意义,甚至是可笑的。既不能解决问题,又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怪不得在当时那些情况下,四水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生气,情绪波动太大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就损失大了。”
所以现在的我并不是没脾气了,而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发脾气,比如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什么时候应该靠理性分析,解释问题。
这就是理性的力量,而理性是破除无知的利刃。
什么是理性?人如何能保持理性?这些都是很宏大的问题,已经有非常多的先哲们在这个问题上作过深刻的讨论。
作为一个普通人,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了。但首先,你自己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求知的精神。
所谓的终身学习,不外乎如此。你需要提升的并不仅仅只是那些执行层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这样一来,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就会变得更为丰富,自然而然地,以前觉得在执行层面上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千万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惰性,因为靠运气赚来东西总会靠实力还回去的。
这就是具有哲思观念的重要性了。
具有哲思的观念,虽然不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比如怎么赚钱,如何升职加薪。但却能教会你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什么是快乐,如何让自己快乐。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因,就如我经常说的那样,只有搞清楚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才能有的放矢的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制订方案。而这样的方案,与目标和执行都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往往成功率就会比较高了。换句话说,不是不去想怎么赚钱,而是搞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才能让自己觉得能更轻松的赚到钱。因为靠辛苦熬的赚钱方式是不能长久的,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我把这个认识和四水分享了,他自然是赞同的,毕竟他也夸我最近一年来都不怎么发脾气了。不过,他还是默默地补了一刀:“这些都没错,就是这么做容易没朋友。”
果然是经验之谈,在家关了一年,整天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既不出去交际又事事要和人讲清楚道理,怎么会有什么朋友?
幸好,以前有一些,这样就够了。
四水和翠鸟
NeverTooLat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ly/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