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尔彬老师带领下,由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通河-逊克调研小组奔赴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林业局和逊克县展开为期8天的实地调研,针对国有林区林业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全体小组成员累计完成份调查问卷。
站通河县林草局资料卡
通河县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生物资源。据年数据显示,通河县森林面积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4.6%,树木葱茏,层峦叠翠,可谓“小城不大,风景如画”。近年来,通河县坚持“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发展理念,立足林业资源禀赋,将“大果榛子”为代表的生态林业作为立县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7月19日清晨,伴着微微燥热的阳光,通河-逊克调研小组乘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一上午的车程顺利抵达了 站通河县。中午稍作整顿和休息后,小组成员赶往铧子山林场正式开启了这次暑期调研工作。 天下午的工作进度较慢,针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同学们和老师当天晚上立即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讨,统一评判标准,疑惑得以解决,这次讨论帮助在接下来几天中提升工作效率、保证问卷质量、更好完成任务。
铧子山林场全体合影
在通河县的第二天,调研小组的访问对象是乌拉浑林场和龙口林场的一线林区职工。在李局长的全力支持下,林场领导对调研工作极为配合,提前联系、安排好受访的职工;各位受访的职工极有耐心,对访员们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方优势力量的加持让调研小组在通河县林草局的调研工作很快就告一段落,小组成员纷纷表示在这里的两天收益匪浅,不仅累积了丰富的调查工作经验,对问卷中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还收获了许多课堂外的林业林区的实践知识,夯实和拓展了农林学生的学科基础。
乌拉浑林场全体合影
龙口林场全体合影
调研现场右滑查看下一张图片
调研小插曲之乌拉浑林场
7月20日上午的工作接近尾声,一位热心的林区阿姨提出要带调研成员们去看看林场的美丽景致。“乌拉浑”满语“美丽的地方”。乌拉浑林场是通河县最早开始项目开发的林场之一,由于近来缺乏良好的维护,让这里看起来略显颓旧,但丝毫掩饰不了自在的迷人之处:晴空万里,鸟儿啁啾,天空湛蓝,白云飘游,溪流汩汩,花簇灿烂。
第二站清河林业局资料卡
清河林业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目前在册职工多人,下辖8个林场和1个农场,管理小兴安岭红松国家公园、一个省级湿地公园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辖区内为低山丘陵地貌,水土肥沃,物种多样,矿产丰富。近年来清河林业局以发挥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碳汇项目、发展生态旅游等等,形成比较完善的绿色产业体系。
作别通河县林草局,7月21日上午,调研组紧接着来到清河林业局开始新一轮访问工作,本站的调研面向局址、新胜林场和育林林场的相关职工。虽然天气灼热,但是访员们固守内心的一片清净,不疾不徐认真工作,不矜不盈提出问题,不卑不亢展现东林学子风貌。在受访者的积极配合下,小组成员高效高质地完成了本站的所有问卷任务。
清河林业局新胜林场全体合影
7月22日10时,张部长与调研组在清河林业局会议室展开座谈会。会上,张部长首先说明了清河林业局目前的发展状况,简要介绍了林业局开展工作的方向,汇报了当前清河林业局的改革成果,着重强调了正在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之后,李尔彬老师就林业局改革的相关问题与张部长展开深入的交流,小组成员仔细记录会议内容、认真思考现实问题并积极提出疑惑和分享看法。这次的会议让调研组所有同学对清河林业局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激烈讨论中对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的成就和困顿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调研现场右滑查看下一张图片
调研小插曲之新胜林场
7月22日下午,张部长带领调研组成员参观新胜林场及相关产业,行程紧凑而充实,过程愉快而获益良多。我们在新胜林场管理中心游览了敬一丹故居,在员工的热情招待下采摘了新鲜的旱黄瓜;跟随张部长进入林场职工生活区,在林区居民院子里看到了木耳从种植、生长到晾晒的全部生产过程,在路边的田间直观接触到五味子药材的成长模样;进入到森林牛养殖基地,了解到了新胜林场原生态特色养殖产业……行走在路上的感觉,由衷地踏实,格外地快乐,尽管烈日炎炎、蚊虫猖獗,调研组成员的步调依然坚定,不停歇地向前迈进。
第三站逊克县林草局资料卡
逊克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边疆,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米哈伊洛夫区隔江相望。逊克县辖区内含有5个林场和1个农场。逊克县依山傍水,山明水秀,各类资源矿藏丰富,素有“北国雾凇之都”“红玛瑙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美誉。近年来,逊克县依托资源、口岸、生态三大优势,以现代农业、矿产开发、对俄经贸、特色旅游等产业为支撑,全力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历经10小时的长途跋涉,调研组终于在7月23日傍晚到达祖国的北部边陲—逊克县。调研 一站的行程,由办公室杨主任全权负责,大家总会亲切地称呼他“杨大哥”。在杨大哥的悉心安排下,调研组于7月24日在逊克县林草局会议室圆满完成对道干林场、三间房林场和新立林场的职工访问任务,至此,通河-逊克调研小组的问卷工作全部完成。
7月25日的早上阳光明媚,微风不燥,依照杨大哥设计出的“道干—三间房—宝山乡—边疆镇”出行路线,调研组踏上游览逊克的旅途。
首先来到的是道干林场,在这里杨大哥讲解了逊克县林草局下属林场农场的概况,详细介绍了逊克在森林草原防火布控的管理制度。调研小组在道干林场的储物室里认识到一众森林防火设备,包括森林扑火工具、风力灭火机、点火器、油锯等等。林场职工现场演示了风力灭火机的用法,同时,还讲解了森林防火的实用常识,调研组成员不禁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离开道干林场,在杨大哥的指引下调研组参观了林区管护站和防火瞭望塔。深入体验林区一线职工的日常工作环境,大家更深刻体会到职工们工作的不易与艰辛,正是他们的日夜守护,正是他们的岁岁辛劳,才有今日林区,郁郁葱葱、一碧千里。
中午小组成员在三间房林场稍作调整,随即乘车前往宝山乡。宝山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远近闻名的“玛瑙小镇”。杨大哥向大家普及了玛瑙的入门知识,极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游逊克的 一站——边疆镇。调研组成员领略了极具异国风情的边疆村(号称“俄罗斯族 村”),院落屋檐上雕刻着吉祥的白鸽展翅欲飞,道路两旁的野花争奇斗艳;欣赏了清新脱俗的荷花池,通透的湖水映衬着如水洗过的天空,青青的芦苇荡伴着掠去的鸟群,触目皆是一片诗情画意。
调研现场右滑查看下一张图片
调研小插曲一之东山森林公园
7月24日下午,调研组完成所有访问工作后,杨大哥带我们爬东山,览美景。顺着人工木阶道,一路前行,随着爬行高度不断攀升,所见之景愈发壮观动人。当我们登至 峰,临风而立,周遭的一切似乎都欲揽入怀,只见一望无际的绿,无垠广袤的蓝,还有,一道流动的黑龙江将我国与俄罗斯分隔。
东山曾是日军的作战基地,此行途中我们还参观了日军修建的战壕、地道及其他工事,游山之旅也成为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调研小插曲二之玛瑙艺术节
7月24日晚上,杨大哥带我们一睹逊克县夜晚的璀璨与繁华。我们沿着黑龙江边慢慢踱步,感受江风清凉。恰逢逊克县红玛瑙艺术节,江边的广场上一片喧腾,人群熙熙攘攘,售卖玛瑙的小贩众多,玛瑙饰品琳琅满目。
去森林尽头,体味最真挚的农林情怀;入基层一线,寻访最真实的林区百态。用数据记录林业人的困难与辛劳,用赤心读懂林业人的愿望和期盼。林研小组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会一直奔走在这片林业的土地上!
供稿:贾宇超推送:杨尚莹审核:李尔彬曾培鞠晓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j/1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