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诗歌
翠鸟
作者:刘德吾
朗诵:陈丹青
翠鸟
作者:刘德吾
它飞,优美的翅膀
不是为了让我看见
它一次又一次捧着水面飞
——到底惊醒了什么
小嘴轻啄,大河向浪花讨回速度
把伤口合拢!
我家住河边,从来不曾看见
它孵蛋的样子
那肯定是一段很寂寞的日子
它肯定忘记了
——飞翔是一件多么干净的事情
守格荐语
当诗人不断地肯定和否定身边的事物,一定是他获得某种神秘启示的时候。或者他在肯定与否定中获得某种神秘力量支撑他当下的飞翔,或者他在否定与肯定中消解了与世界的互为界限,短暂的见识了某种真相。
提示:往下拉,全文阅读守格荐语《飞翔是一件多么干净的事情》
封面照片
灵溪·非线性NO.9
作者:周功清
飞翔是一件多么干净的事情
作者:守格
在诗刊社编的《新世纪5年诗选》中发现老刘发表于《人民文学》的这首诗。有时候,真的不能看故人的诗。今天看这首诗就感觉到了它的吊诡。我相信,当诗人不断地肯定和否定身边的事物,一定是他获得某种神秘启示的时候。或者他在肯定与否定中获得某种神秘力量支撑他当下的飞翔,或者他在否定与肯定中消解了与世界的互为界限,短暂的见识了某种真相。天地之间有生命的生灵都是天然的自我主义者,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但是,诗人在“它飞,优美的翅膀\不是为了让我看见”这两行诗中完成了一次接近真相的自我否定——鸟儿在挥动翅膀的时候,肯定不是为了让人类欣赏它的优美!那么,“它一次又一次捧着水面飞\——到底惊醒了什么”?随着追问的深入,诗人从对自我视角的否定,深入到了对自身行为的否定——“大河向浪花讨回速度\把伤口合拢!”——浪花是大河行进的轨迹,行进的速度越快泛起的浪花越密越高,当诗人说“大河向浪花讨回速度”时,这已经是自我主体的代入了——不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种代入是一次企图返回到事件发生之前的努力。“把伤口合拢!”这句诗中的“伤口”强烈的喻示了叙述主体对当前的感受,“把……合拢”同样强烈的表达了叙述主体对“伤口”的否定和拒绝。“我家住河边,从来不曾看见\它孵蛋的样子\那肯定是一段很寂寞的日子”——这已经深入到了对自身存在的否定了——“蛋”是生命原始的存在,到底是多么寂寞的日子才会让人去打破这种最本真的存在(孵蛋)?
我相信诗人并没有明确的意识到他的诗所喻示的内容,而这首诗之前所有的否定只是为了引出并强化 出现的肯定而已——“它肯定忘记了\——飞翔是一件多么干净的事情”!
是的,飞翔是一件多么干净的事情!我在同一条大河边生活时,没有发现翠鸟的秘密;我相信在暴雨夜逆风飞去的老刘在写这首诗时也肯定不是为了让友人发现它的吊诡。
长按或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j/1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