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特别访谈生而有涯学无涯访ldquo孙


记者:孙老师,您好!看您的简介,您的履职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做过学校科研室主任、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和教学副校长,现在担任学术期刊《钱塘教育》执行主编。这些丰富的经历,对您在专业上的发展有何助推作用?

孙琍:从教近30年,我一直耕耘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讲坛。无论是在学校任科研室主任、教学副校长,还是担任区小学语文教研员,以及现在从事《钱塘教育》执行主编的工作,对专业我一如既往,永葆一颗教学研究的初心。以科研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一直是我在语文教学上的孜孜追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路上不断探索着。在教学的起步阶段,有幸得到全国 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的指点。年,我在区教研课上执教《翠鸟》,沈大安老师作为杭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前来听课指导。当时,沈老师笑盈盈地将一名学生的错题在课堂上递给了我,示意我循循善诱。于是我独辟蹊径,和学生笑谈段落的结构,在学生疑问迎刃而解的同时,我更感悟到真正的教学应该是心中有课,目中有学生,只有在教学中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才能顺势而教,真正走进学生内心。评课时,沈老师对我抓住表示翠鸟色彩的词语来引导学生感悟翠鸟的美丽从而理解总分段落的教学进行了肯定,认为让学生先尝试练习而后进入学文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是有好处的。回想起来,当年的我太年轻。而沈大安老师,将洋溢着热情的鼓励赐予我,是对青年教师的关心,更是给老师们及时指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向。同年夏天,我荣幸地带着经沈大安老师指点后的《翠鸟》教学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在山东省龙口市举办的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课堂风采展示,与中国 教育专家邱学华教授同台执教,还捧回了中国教育学会授予的“华夏杯”奖。走上领奖台的时刻我就在想:若是数月前没有沈老师评课时的鼓励,稚嫩的我怎敢如此自信地走上中国教育学会的讲坛?沈大安老师也曾鼓励我要坚持写作,要用自己写作的真情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于是,就有了那次《诗歌,灵感涌动之缘——〈浅水洼里的小鱼〉激发学生灵感》的视频案例专业比武。我将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凝聚成一首诗,通过诗歌和学生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启迪着学生创作的灵感。一直追寻大气、灵性、真情的语文课堂,也不断探究“灵性语文”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灵动的语文课堂里遇见更好的自己,从而爱上语文。

走上教研员岗位后,刘荣华老师对杭州小语课堂“守正出新、大气精致”的引领震撼着我,激励着我为此不断求索,注重勾连旧知、加强言语实践、打造数字课堂,我们朝着杭州小语的方向砥砺前行,执着坚定。无论在一线教学还是教研员岗位,我坚持对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十年主持负责了12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其中浙江省教研课题于年结题,研究成果《情缘音乐灵性语文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第六届教研课题成果二等奖,并由此提炼并形成了“孙琍名师工作坊”的教学主张。我笔耕不辍,所撰写的3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并于核心期刊发表。来到《钱塘教育》期刊后,我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j/11273.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