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在我国分布很广,我们都知道它是捕鱼能手,羽毛漂亮,就是身材短小了点,尤其是那条短短的尾巴,总有让人感觉不是很完美。事实上长尾巴对翠鸟来说真没有好处,反而坏处很大。我们今天就来找找为什么。
翠鸟
翠鸟主要栖息于池塘,河流,湖泊附近,它的食物以鱼类为主,也吃蛙类和水生昆虫,所以它也离不开有水的环境,只要是有淡水鱼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一般的鸟都是尾巴长,嘴巴短,翠鸟却是刚好反过来,嘴巴长,尾巴短。这种反常的情况就注定它是不同于其它鸟类的,它的身上有很多特别的地方。
翠鸟俯冲飞向水面翠鸟水中捕鱼
有时候我们能看到翠鸟在岸边的小树枝上停留,并且它一动不动的,那是它在观察水里的鱼儿,一旦锁定目标就立刻飞快的头朝下冲向水面,一头扎进水里,由于它动作非常的快,我们会以为它是用嘴巴在水面上叼起一条鱼似的,实际上翠鸟是整个身体潜入水里的,深度有15厘米左右。可见翠鸟捕鱼也是很需要技巧的。
翠鸟捉到鱼了
翠鸟潜入水中捕鱼是有风险的,必须有高超的技能才可以,长嘴巴是它捕鱼的工具,有长处就有好处。首先是翠鸟的眼睛能抵消水面的折射,从而准确的判断出鱼儿在水下的准确位置,当它快要接近水面的时候,它有一层透明的眼帘,然后闭上冲入水中,方便自己看到鱼儿,增加捕捉成功率。即使翠鸟具备这么多本领,但是它的捕鱼成功率也只有20%。
翠鸟离开水面
翠鸟加速的冲入水里,捕捉到鱼儿以后,离开水里再返回枝头的时候,这最考验一个翠鸟的飞行技能了,首先它的羽毛不能湿水,不然就会增加翠鸟的体重,这点,翠鸟的羽毛是不同于其它陆生鸟类的,它的羽毛很细密,富有油脂能很好的避免水弄湿了羽毛。它冲入水中的时候是头朝下,能快速转身才能很好的利用水的张利反作用给自己弹出水面,那么这时候短尾巴就是关键了,你想一下,假如翠鸟是长尾巴,那在水里阻力就大了,转身很费力,反而会被水的张力吸住,没有了速度,翠鸟就回不来了,一定会淹死在水里了。
翠鸟往回飞行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翠鸟的尾巴短很难看,你的认为是错的。答案是——翠鸟的短尾巴完全是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进化而来的,翠鸟尾巴长了反而是累赘,不利于翠鸟捕鱼,如果翠鸟选择好看的长尾巴,那就是在拿它的生命开玩笑,结果是一条鱼也捕捉不到,而且还会淹死在水中。通过了解翠鸟也能启发我们一个人生道理:古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取所需,一切不能靠我们个人的想象来理解事物的本质,我们一定要在实际生活中多学习,多总结事物的内在的科学道理。脱离实际,违背事物的本质去做事情,一定是失败的。好了,今天小生就说到这吧。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和网络,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发现一个举报一个。
请您给我点个赞鼓励一下吧,也欢迎您留言讨论和批评。想了解更多动物趣闻,就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j/1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