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点翠极致惊艳的背后是更加残忍的屠杀


何谓点翠?所谓点翠,就是用翠鸟的羽毛来作妆点饰物的工艺。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十一:

“今世妇人喜以翠羽涂于金银首饰上,谓之点翠”。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翠鸟的翠羽由于折光缘故,翠色欲滴、闪闪发光,翠鸟因此而得名,也正因这绮丽夺目的羽毛而美名远播。

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点翠艺术源远流长,春秋时期的《禽经》中就有了关于点翠的文字记载。

自古的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所以,羽毛点翠工艺这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中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

清代点翠,一般都是宫庭富豪之物,到了清末民初,点翠便在民间流行,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翠鸟毛光泽好颜色鲜亮,再配上金光闪闪的凸边,衬托古代仕女乌黑如云的绣发,犹如幽幽湖水上点点灵动的浮光魅影。所以深受女子的喜爱,也是清宫剧造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关于翠羽的获取,详细描述有《珠翠光华》书中发饰篇中写到:

“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翠鸟羽毛以翠蓝色雪青色为上品,颜色鲜亮,永不褪色。”

为什么要说点翠是极其残忍的工艺呢,因为取用翠羽虽然并不需要杀鸟取羽,但对翠鸟造成无法消除的伤害,被取过羽的翠鸟往往很快死亡。

后来,也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取代。现在已可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工艺得以传承。

点翠工艺分为软翠和硬翠,是根据点翠工艺所使用的翠鸟羽毛而划分的。

点翠采用的翠鸟羽是比较大的羽毛,叫硬翠,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那么一个点翠头面差不多需要80只翠鸟。

软翠是点翠工艺使用的是翠鸟比较细小的羽毛制作出来的点翠首饰,叫软翠。

如今流传下来品相完整的点翠成品,不过数千件。因为翠羽必须加以极为细心的保存,稍有疏忽刮蹭,便会残缺破损。

数千年弹指而过,如今市面上可以见到的点翠,大多数都是清代中晚期之作,而那些曾经让人惊艳的唐代翠钿,却只能消散在白驹过隙的时光之中,成为仅供追忆的传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j/13106.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