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目录君
图片|网络
1.
獺祭魚,雁北向,草木萌動。
天一生水,東風解冻,散落為雨。
農家備桑耕,桃樹待夭華。
小樓一夜聽雨,池塘水綠階青。
殘宵更漏天明,旅人擎傘獨行。
此時節,潤物無聲,野徑成泊。
待看花繁錦簇時,街巷杏花聲。
-
2.獺祭魚。
凍水冰釋,春水回溫,水獺要入水捕魚了。
古人想像水獺要吃魚,先祭天朝拜方才入口。
食物值得敬拜,大概是古人敬天惜物的表現吧。
-
3.鴻雁來。
立春河水解冻了,到了雨水時節,鴻雁北歸。
古人所說“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在春分,不是在雨水。
此時燕子還沒來,大雁開始循著來時的路北歸了。
-
4.草木萌動。
這時節,雨意朦朧,台階阶缝里不經意就有了淺綠。
再幾日,待梨花紛落,春雨綿綿,綠苔沁出階缝,悄然爬滿了整面南牆。
-
5.花信:菜花金黃。
“冬為安宁,春為發生。”
雨水時節,草色只可遥看,近却若無。
可油菜花按耐不住,漫山遍野的開得轟轟烈烈。
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衣,金燦燦的讓人覺得春日方好,
不踏門遠行,要對不起自己。
-
6.花信:杏花雨落。
古人有“望杏瞻榆”的習俗,望着杏花開,看着榆錢落。
所谓“杏花春雨江南”,此時雨後街巷,花落成雨,自是雨水的另一番解釋?
杏花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
杏花會變色,含苞待放朵朵嫣紅,謝落時雪白一片。
“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
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
若分辨不清杏花、桃花、櫻花,可循此句辨識。
-
7.花信:李花雲歇。
可憐的李花常被路人當作是櫻花。
細細碎碎瓊麗如玉,常探出枝頭伸進我家院子裡。
有一天,這棵樹歇息了一朵白雲,風一吹,便下了場白色的花雨。
-
風有常,花有信,以花事次第記錄時光,于是歲月含香。
-
8.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潤。
風雖寒,細雨已如煙。
如果只想看花香清,繁花簇,是不喜歡雨的。
可是,如果沒有雨,又哪來這春色無邊呢?
-
9.
此時的雨,秀美清麗。
不同於夏,驟然而來,傾盆如注。
只是你知道她來了,輕輕的,浸潤了天和地。
不同秋,風一陣,寒一陣。
只是你知道她來了,薄了衫,綠了水。
-
10.
春雨宜讀書。
私以為, 是夜讀。
酌一杯清茶更好,
雨拍打著窗簾,拍打著芭蕉,更打落了無數花,
醒來書翻了幾頁,茶抿了幾口,
唯獨雨還沒有停歇。
-
11.
詩畫裡的雨, 落在李詩蘇詞裡。
粉牆黑瓦,是柳垂青絲。
炊煙漁樵,是白鰷出水。
窗櫺前,梅花已謝,
長廊間,飛雁傳情。
-
12.
春雨起煙嵐。
嵐,山間風,谷中霧。
野櫻白了山頭,
煙嵐潤開了天色,
白茫茫間,禪寺鐘聲起。
真是最妙的雨了。
-
13.
田田的雨,是春播在梯田上的雨。
麥苗青,農人忙。
荷鋤歸,春日幽。
農家備桑耕,桃樹待夭華。
-
14.
曾用一只細白瓷的小瓶,集雨。
“居人於梅雨時備缸甕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
少時農村裡,置了幾大缸,雨落屋簷上,沿著竹片流進大缸裡,用來養魚。
聽說,集雨水時的雨,煮沸,
便是最上好的茶水,
採摘好明前龍井,倒上一杯,
真的是 不過的春茶了。
-
15.
煩惱時,午後起雨,淅淅瀝瀝。
遠山如墨,近山越發青翠。
席地安坐,鳥幽山静,细雨織帘,經歷晴雨。
来一席茶,清香悠遠,香气袭人,
外事外务,想来毫不相干。
一席茶事,半墙空山,任晴朗或隱晦,
任花開或花敗,都由它去。
-
16.
如果冬日的殘荷還在,
“留得枯荷聽雨聲”,是林妹妹最推崇的。
雨打在枯荷上,和打在瓦上,大約是不同。
就好比喝茶聽雨,和喝酒聽雨,是不同。
枯荷上的雨聲,是李清照那綠肥紅瘦的自擾,
是“一軒春雨對僧棋”的放空。
-
16.
聽雨裡,尤推崇宋蒋捷的《虞美人》。
所以,今夜,關閉了手機,好好聽聽這雨水的雨。
-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
文末 有福利,不要错过。
-end-
歡迎來訪。
-下面是福利-
三月樱花盛开,席坐花树下,
举杯高歌,品樱花酒,谈笑春日。
春色如许,必需来一瓶装满这个春色的花酿啊。
在评论里获得点赞数 的你,
将获得花庐樱花花酿一瓶。
也可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10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