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日舰舰桥为何高达数十米酷似头号玩家叠


战列舰是大舰巨炮时代的王者,海上强权的绝对象征。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的战列舰部队虽然表现平平,但其如同违章建筑一般的宝塔式舰桥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场景与《头号玩家》叠楼区一样,相当壮观!为什么日本战列舰的舰桥会会如此奇特呢?本期我们就解读“违章建筑”的故事。旧日本帝国海军——扶桑“层层叠叠”就问你像不像战列舰是以火炮为主要武器的军舰,其主炮射击一般都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射击所依靠的正是舰桥上的观测器材、测距仪和方位盘等设备。所谓“站得高,望的远”,随着火炮射程的不断提升,舰桥及观测设备也随之步步高升。由此才有了“海上奇观”——战列舰违章建筑诞生。大和号战列舰舰桥顶部安装的15米测距仪,这是战列舰主炮测距瞄准的核心部件之一师从英国的正经岁月我们在《武士窃国》中讲过,早年间的日本海军师承英国。这一点在翻阅旧照片时也可以发现些许踪迹,早期日本战列舰上采用的还是英国无畏舰的三脚桅杆,并没有出现那些摇摇欲坠的“违章建筑”。英国老师认为,战列舰之间的炮战距离在米左右,现有的舰桥高度足以满足观测瞄准的需要。年拍摄的金刚级战列舰(战巡)“比叡”号,此时还是采用英式的三脚桅杆但英国海军通过与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发现,如果不能及时拦截敌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等高速舰艇部队,当这类高速舰艇靠近战列舰贴脸放鱼雷时,战列舰就必须放弃瞄准对方的战列舰,对鱼雷进行规避。这种行为在海战中,无疑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战列舰必须进一步加大炮战距离。激战中的日德兰海战作为除“日德兰海战”当事国外最积极的研究者,日本海军将战列舰的炮战距离,重新判定为米到米。此外,日本人也在研究如何先发制人:先打出可以命中敌舰的炮弹,对于打散敌舰编队、抢占攻击的有利位置极为重要。但这样一来,就需努力提高射程、火炮瞄准和射击技术,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打出有效炮击。年拍摄的金刚级“榛名”号,其三脚桅杆已经改建成了高大的宝塔型舰桥魔改:违章建筑的搭建之旅为了设想中的战术,日本人煞费苦心的加高舰桥,由此开启了“违章建筑”的魔建之旅。原理很简单:站的越高,望的越远。在那个技术有限的时代,通过加高舰桥,垫高射击方位盘、测距仪和观测人员,以便在更远距离上获得精确目标射击诸元,来引导舰炮射击。“陆奥”号战列舰舰桥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到其舰桥上集中了包括舰艇航海、火炮指挥、测距、瞭望、防空指挥等大量要害部门,其地位如同现代军舰上的CIC(战斗信息中心)在舰桥上使用大型望远镜瞭望的日军瞭望员摇摇欲坠的宝塔型舰桥是在不同时期的改装中,以原来的主桅作为基础,一层一层地叠加上去的。不过这种舰桥的改建方式,确实也颇像违章建筑的建设方式。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在20世纪30年代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舰桥改造工程,其中尤以扶桑级为最。在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造后,扶桑级的前部舰桥达到了14层(据说原计划要建15层),在上面增设射击指挥所、主炮观测所、防空指挥所等作战部门。年,正在接受改造的扶桑号战列舰有趣的是,当时第一次改造完成的扶桑级,由于前部舰桥十分靠近后面的一号主烟囱,在顺风条件下航行还好,一旦风向不对,从烟囱里冒出的浓烟就会一股脑地喷向前部舰桥的上方,导致在上面工作的观测和指挥人员都被熏了个够呛,最终只能把烟囱后移,委屈一下后部舰桥的朋友们了。年完成第一次改造的扶桑号战列舰,其一号烟囱过于靠近前部舰桥,导致排烟影响舰桥观测完成第二次现代化改装的扶桑号,烟囱已经完成后移然并卵结局:输给了飞机、雷达随着火炮技术的进步,战舰主炮射程也大大增加,其中大和级战列舰主炮,能将毫米炮弹送到40公里外。受地球曲率影响,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观测员目视距离(20公里左右)。好在航空技术已然成熟,各国纷纷在战列舰上搭载水上观测飞机,战列舰通过观测机汇报的数据来为主炮提供射击诸元。后来建设的大和级战列舰,也因为水上观测机的上舰,不再过分强调舰桥的高度了。日本海军也为战列舰装备了专门的零式水上观测机,用于火炮校射美军在战列舰上搭载的OS2U“翠鸟”式水上侦察/观测机在实战中,拥有高耸的“违章建筑”舰桥的扶桑、山城两艘战列舰基本未能发挥出观测距离远的优势,最终在年10月25日的苏里高海峡海战中被美军战列舰部队送进了海底。而其余的日本战列舰,大多也在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攻击中化为了海上的亡魂。在苏里高海战中被美军击沉的山城号战列舰随着舰载雷达的快速发展,对敌舰和敌机的探测距离也大为扩展,已经没有什么国家,会通过加高舰桥的方式来提升观测距离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同一时期的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战列舰上看不到类似于日本战列舰的宝塔型舰桥的主要原因。二战后期的美国海军“衣阿华”号战列舰,舰桥上加装的雷达设备基本已经替代了瞭望员,在数十千米外就能发现敌机和敌舰日本战列舰“违章建筑”式舰桥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时日本海军期待通过战列舰主炮的对决来实现海上决战胜利的病态追求、以及雷达电子技术的落后等。虽然这样的舰桥在当时适应了军事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发展,在为火炮提供更高、更稳定的火控观测平台方面具有一定的战术价值。但终究无法在已经被航母和舰载机统治的海战战场上发挥出多大的作用,被扫进垃圾堆也只能说是历史的进程了。明天“海上奇观”系列,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美国别具特色的“鸟笼型桅杆”(还有视频),敬请期待哟...网友设计的“违章建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14734.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