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凤哕,汉语成语,读音是lóngyínfènghuì,意思是像龙、凤鸣叫一样的声音。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古人将龙和凤作为祥瑞的象征,将其比作君子。
“龙”
在中国文化中,龙的形象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包括牛角、马身、蛇尾、鹰爪等,它集众多动物之所长于一身,象征着力量、智慧、尊贵和权力。
《说文解字》中对“龙”的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升能降,物性奇怪,变化难测。”
在古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同时,龙也被视为吉祥之物,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在民间传说中,龙王掌管着雨水,因此龙也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除了皇帝之外,还有一些人也被认为具有龙的特质,比如将军、文人墨客等。他们通常被形容为“龙行虎步”、“龙眉凤目”,意味着他们具有强大的气势和非凡的才华。
“凤”
凤凰,亦称为玄鸟、朱雀、丹鸟、火鸟、朱鸟、五色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鸟类。凤凰的形象通常被描绘成一只美丽的鸟儿,它的羽毛五彩斑斓,光彩夺目。凤凰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被认为是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
凤凰与龙一样,也是皇权的象征。在古代,皇后通常被比喻为凤凰,以表示她们的高贵和威严。同时,凤凰也被视为一种神秘的生物,它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预知未来,也可以控制风雨。
除了皇权之外,凤凰还与文化、艺术和音乐有关。在中国古代,凤凰常常被用作装饰图案,出现在陶瓷、织锦、书画等艺术品上。同时,凤凰也被视为一种神圣的音乐,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才能演奏出凤凰之音。
“龙吟凤哕”
常用于形容美好和谐的场景或音乐,如“龙吟凤哕之声盈耳”,“琴声悠扬,有龙吟凤哕之象”。
此外,龙吟凤哕还体现了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容合精神是指包容、合作、融合各种差异和多样性,形成和谐的整体。福生精神是指通过容合、和谐的方式,创造更多的幸福和福祉。谐天精神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奋进精神是指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美好的生活。
龙吟凤哕声相逐,
玉殿箫韶十二门。
露重飞寒湿翠翘,
城头宿管报晨钟。
赏析:
首句龙吟凤哕声相逐,写龙吟凤哕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仿佛是一场交响乐。次句玉殿箫韶十二门,点明了这是宫廷中的乐声,而玉殿则暗示了这是最高级的殿堂,箫韶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代指音乐。三句露重飞寒湿翠翘,则开始描写环境,此时已经是深秋时节,露水重重,寒气逼人,连树上的翠鸟都被打湿了翅膀。最后一句城头宿管报晨钟,则点明了时间,此时已经是清晨,城头的守门人开始敲响晨钟,宣告新的一天的开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繁华景象,又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1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