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张业华,网名叶桦。湖北天门人,公务员退休。曾有十年军旅生活,转业后先后在市财政局、审计局和人大工作。年开始涉足摄影,信奉“自娱自乐,不求”功成名就”,广交打鸟朋友。有一个梦想——打出湖北,打出中国,古稀庆典是办个人鸟影展。现在的一切都是园梦的过程。
摄影/叶桦
撰文/龚常
董寨,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市32km,隶属于信阳市罗山县灵山镇。年6月,董寨 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区内分布有植物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被誉为“鸟类乐园”,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我 次接触董寨是因为打鸟。那是去年五六月份,到邻县京山打寿带不成,很是不悦。后从
打鸟之余,免不了与鸟导侃大山。当问及附近鸟点时,他告诉了我董寨,至此,董寨才映人我的脑海。
今年
鸟棚20多个机位已所剩无几,天南地北的男女鸟友,长枪短炮一字儿排开,场面很是壮观。
进入冬季,昼短夜长,虽然五点不到,光线已若黄昏。先到的鸟友在那默默地等待,或抽烟混时间,或低头玩手机,或来回度步,但棚内鸦雀无声,这是打鸟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鸟人的自我约束。
一晃过了五点,天色已暗,夜幕开始降临,所有鸟友都心急如焚。
我试了一下镜,几千的iso都只能把速度调到百分秒,真担心拍摄效果。鸟导打开了探照灯,把个小山洼照得雪亮。
将近五点二十,白冠终于出现了。它像个不速之客,突然降落在洼地的石头前。大家一阵忙碌,咔嚓声此起彼伏。由于白冠尾巴太长,一般在一米至一米二之间。总体长一点四至一点九米。我的定打的很吃力,稍一疏忽,就打不完整,有时直接曝筒了。
生来首次近距离接触白冠长尾雉,尽管光线不好,但毕竟是拍到了,证明还是有鸟缘,心中也充满成就感。
收拾完行装,下山已漆黑一片,所有鸟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手机照明,从山下望去,一路如星星跳跃。我真佩服打鸟人的坚守与执着,也不得不佩服自己。
第二天的行程是拍摄朱鹮,鸟导早早地把我们叫起了床,餐毕带领我们一众去野拍朱鹮。
朱鹮在我国是濒危鸟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跟着鸟导沿乡村公路搜寻,在行驶约九公里后,发现了朱鹮的踪迹。朝霞初露,薄雾如烟,原野笼罩在轻纱薄幕中,一片寂静。八只朱鹮在割后的稻田里觅食,我们慢慢接近,以期近距离接触。由于一个鸟友过于心急,从田埂上跳下去拍摄,惊动了朱鹮。一只惊叫腾起,其余的纷纷展翅离去。
鸟导经经验十足,目送它们远去,并粗略估计了大致着落点,带领我们沿路返回,再去寻打可爱的朱鹮。
果然,八只朱鹮散歇在好几棵柳树上,它们有的在那悠闲地整理羽毛,有的在那闭目养神,有的如情侣在那调情,有的警惕的在那放风。形态各异,愰若图画,十分漂亮。犹其那红头红眼,更是与众不同,头羽飘逸,美丽至极。
我从山后转入,近距离拍了不少,无奈树枝太密,画面欠佳。
拍摄朱鹮,还是飞版漂亮。朱鹮展开双翅,在太阳的照射下,呈粉红颜色,好美好美。尤其太阳光角度好的时候,白里透红,让人有想定格记忆的感觉。与站枝的姿态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于是我们尽量追求飞版,特别是大山或蓝天作为背景的时候,背景深绿深蓝,白里透红的朱鹮十分醒目,画质特别养眼。
为了打到更多的飞版,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去近距离拍摄。百米、五十米、四十米……。边拍边接近,直到朱鹮感觉到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飞离。此时,远近摄友,万箭齐发,捕捉着每一个美仑美奂的精彩时刻,直到朱鹮消失在视野。
如此这般,反复操作,打了不少好片,一行摄友心满意足,高兴万分。
令人痛心的事是一只老鹰抓走了一只朱鹮,摄友老陈拍下了这个悲催的镜头。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人类保护也无能为力。只能为失去伴侣的朱鹮表示遗憾,为朱鹮的生存环境感到担忧。
从早上打到快十二点了,没有丝毫的倦意。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返回了住地。
席间,朱鹮的美丽和不幸遭遇成了大家谈论的中心议题。鸟导高勇透露他的六号棚林鸟也非常活跃。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我们决定增加行程,下午去守林鸟。
六号棚是山坡下的一块开阔地,左前山林茂密,鸟声阵阵,大多鸟音听起来十分生疏。还没架好装备,一只白冠燕尾就落到了枝头。它的到来,加快了我们架设装备的速度。
果然名不虚传,这的林鸟种类繁多、出入频繁,令人喜出望外。
你看那白冠燕尾婀娜多姿、红嘴蓝雀妖艳动人、黑脸噪雀跃跃欲试、棕颈钩嘴鹛令人耳目一新、成群的松鸦追逐嬉戏、精巧的山雀动作敏捷,还有那些叫不出名的小精灵时隐时现,这里俨然成了欢歌鸟语的百鸟园。
拍摄林鸟是我们此行的意外收获,也不得不佩服我们的鸟缘。耗时三个来小时,拍了多张,几乎没有废片,真的让人喜出望外!
一天,我们的行程是拍冠鱼狗和斑鱼狗。鸟导汪先生让我们七点钟必须进棚,我们不得不五点起床。到达鸟点还不到七点,汪导在路边等我们。
鸟的拍摄距离很近,我选择了最远端。还没放下行装,冠鱼狗都歇枝了。我们麻利地架好设备,等着鸟儿的到来。
冠鱼狗生性胆小多疑,它歇枝前往往会绕场一周,边叫边看,仿佛是在打前站,又像是在搞环境安全评估。直到感到安全才会放心来觅食。
棚前小河静静地流淌,对岸两棵小树像两个伺从站立在那,等待着鸟儿的光临。
真是有缘,斑鱼狗、冠鱼狗轮番上阵,表演侦察、发现、攻击、捕获、出水和享受的全过程。反复多次,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行鸟友收获满满,不到三个小时就收工了。
此次约摄,兄弟们虽很辛苦,然收获丰厚,心满意足。一路爬涉,一路辛苦;起早贪黑,餐风饮露,没一人有怨言。
谈论更多的是下次再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突出拍摄重点。
此次出行,得到了陈先生的周到服务;得到了肖、黄二位的精心指导;得到了鸟导高、汪先生的热情安排。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愿岁月静好,愿身体安康,愿董寨鸟缘不断。
天门文艺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