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雪线通讯第期黄斑苇鳽祁


《雪线》SNOWLINE通讯

年5月下,总第期

《雪线》通讯是雪联的半月度通讯。SNOWLINEisanofficailnewsletterofSnowAlliance

雪物种新闻

上百头藏野驴觅食黄河源头来源:西海都市报-05-月23日,记者驱车途经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在距离玛多县黄河乡20余公里的一片湿地,发现了上百头藏野驴集中觅食,场面壮观。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果洛州西北部,是黄河上游 个县城,人口稀少,海拔多米,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称。   当日,记者一行驱车行进到玛多县黄河乡时,看到沿途湖泊湿地连片,虽然地处高海拔地区,但一处处湖泊水天一色,高原独特景观令人难忘。上百头藏野驴活动区域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河谷湿地。湿地静谧秀美,远处的雪山与成群的藏野驴相映成趣。记者粗略计数,湿地内活动的藏野驴有上百头之多。   藏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有蹄类物种,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生活在米至米的高寒荒漠环境中,是高原上 的野生奇蹄动物。   玛多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和生态管护员近期在开展日常巡护时,在玛多县野马岭、黄河乡周边湿地观测到藏野驴种群数量较以往大幅增长,最多一次观测到近头藏野驴,这与玛多县野马岭区域湿地草地面积增加、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及栖息地环境改善有密切关系。同时,生态管护员拍摄到大群灰鹤、藏原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觅食的景象,说明黄河源头已成为各种珍稀鸟类和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园区生态管护员在巡护过程中发现,从雪山深谷到无垠草原,从大河两岸到湖泊湿地,黄河源头的鸟类等野生动物悠游自在,与人类保持一种“默契”的距离,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的成效进一步凸显,园区植被覆盖度、湿地面积均逐年增加,玛多“千湖之县”奇观再现,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存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县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祁连山国家公园天峻片区首次发现黄斑苇鳽来源:海东日报-05-18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天峻片区发现并救助新增鸟类。   据了解,祁连山国家公园天峻管理分局苏里管护站管护员冷本才让在巡护途中发现一只受伤野生鸟类,随后由天峻管理分局将该鸟类照片发至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保护科处。经识别,该鸟为国家保护野生鸟类黄斑苇鳽。经管护员仔细检查,发现这只黄斑苇鳽右脚爪弯折受伤不能正常行走,苏里管护站立即对该鸟右脚进行包扎治疗,并对其进行食物喂养,精心看护,待伤情好转、恢复活力再放归大自然。   黄斑苇鳽是鹭科苇鳽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涉禽,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富有水边植物的开阔水域中,主要以小鱼、虾、蛙、水生昆虫等为食。年8月1日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北京、陕西、甘肃、宁夏等地,青海省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该鸟类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天峻片区 次被发现。自祁连山国家公园成立以来,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喜欢在这里停歇、栖息繁殖,此次发现并救助该鸟类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天峻片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贺兰山发现 濒危动物雪豹踪迹来源:中国青年网官方帐号-05-23记者23日从宁夏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贺兰山一处红外线监测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中发现 濒危动物雪豹活动的踪迹。大型猫科食肉动物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现已成为 濒危物种。据介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去年在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开展《雪豹对岩羊的捕食作用》课题研究时,在贺兰山上布设了红外线监测相机。近日保护区工作人员从收回的红外线监测相机存储卡中发现猫科动物夜间活动的影像,经鉴定为一只健康的雪豹。贺兰山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贺兰山历史上曾记载有雪豹出没,后因种种原因消失于上世纪50年代。此次雪豹踪影重现,反映了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央视报道张掖祁连山大批白唇鹿向高海拔地区迁移来源:央视网-5-月31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拍到近百头白唇鹿》为题,报道了在祁连山北麓张掖肃南县祁丰乡拍摄到一批白唇鹿从海拔较低的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迁徙的新闻。白唇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几天,几位摄影爱好者在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拍摄到了一个有近头白唇鹿的种群。5月29号,几名摄影师在地处祁连山北麓的甘肃张掖肃南县祁丰乡拍摄时,拍到了这个有近头白唇鹿的种群。白唇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分布海拔较高,这次的拍摄地点就位于海拔米的高山上,据分析,这群白唇鹿是随着气温升高,正在从海拔较低的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迁徙。摄影师还拍摄到一个藏野驴的种群,藏野驴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次拍摄到的藏野驴大概有30多只,它们体型健硕,有的在奔跑中追逐打闹。据保护部门介绍,随着祁连山保护力度加大,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环境逐年向好,一些过去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如今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繁衍生息。

雪域新闻

青海湖三块石、海心山监测到水鸟00余只来源:西海都市报-05-月28日,青海湖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消息,5月19日至24日,管理局组织开展青海湖夏候鸟繁殖调查时,在三块石、海心山监测到水鸟00余只。   为期6天的青海湖夏候鸟繁殖调查监测中,工作人员对鸟岛、海心山等青海湖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开展监测,共监测到水鸟47种,数量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48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6只、黑颈鸊鷉14只、角鸊鷉1只,同比去年总体数量基本持平。   此次还监测到斑头雁、棕头鸥、渔鸥、普通鸬鹚、凤头鸊鷉五大繁殖夏候鸟余只。其中,斑头雁、渔鸥、普通鸬鹚幼鸟已孵化出壳,凤头鸊鷉开始营巢,棕头鸥进入交配期。据青海湖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青海湖三块石、海心山等处开展水上监测,共监测到水鸟4种,数量00余只。其中,普通鸬鹚余只、渔鸥余只、斑头雁余只、棕头鸥余只,同比去年总体数量有所增加。

雪极新闻

南极洲一巨大冰块脱落成为世界 的漂浮冰山来源:经济观察报-05-20欧洲太空总署(ESA)19日表示,一块比西班牙马略卡岛(Majorca)还大的巨大冰块从南极洲的冰冻边缘脱落,落入威德尔海(WeddellSea),成为世界上 的漂浮冰山。ESA在其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哥白尼哨兵1号任务最近拍摄的卫星影像中发现了这块新脱落的冰山,科学家将其命名为A-76。   这座冰山面积达4,平方公里,有公里长,25公里宽。   从南极洲隆恩冰架上脱离的A-76成为地球上现存 冰山,超过排名第二的A-23A,后者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也漂浮在威德尔海。A-76首先由英国南极调查局探测到,并由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利用由两颗极地轨道卫星组成的哥白尼哨兵1号的图像加以确认。   南极半岛侧面的隆恩冰架是几个巨大的浮动冰层中 的一个,它连接着南极大陆的陆地,并延伸到周围的海域。   冰架上大块冰块的周期脱落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但是,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南极半岛的一些冰架经历了快速解体,科学家认为这一现象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与雪相关,与我相联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8764.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