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鸟类作为一直被蔑视的非哺乳类动物,常常被贴上愚蠢的标签。但其实鸟类的思维能力并不亚于灵长类,甚至,它们的智力正以独立而巧妙的方式,与人类共同演化着。作者[美]珍妮弗·阿克曼沈汉忠李思琪译
长久以来,鸟类被认为是智商较低的一类动物,从而被贴上愚蠢的标签。用来形容小眼睛的“珠子眼”(beadyeyed)、形容人愚蠢的“果壳脑”(nutbrained)、形容异类的“带翅膀的爬行动物”(reptileswithwings)、形容呆头呆脑的“鸽子头”(pigeonheads)、形容笨蛋的“火鸡”(turkey)等贬义词都用到了与鸟类有关的表达。
我们的语言反映了我们对鸟类的蔑视。
例如,“对鸟而言”(forthebirds)形容毫无价值或索然无味的事物,无能的政治家会被形容为“跛脚鸭”(lameduck),当众出丑、把事情搞砸被形容为“下蛋”(layanegg),被唠叨的妻子长期骚扰的丈夫叫作“被母鸡啄”(henpecked),低头认错叫作“吃东西的乌鸦”(eatingcrow)。愚蠢、糊涂和丢三落四的人则被称作“鸟脑袋”(birdbrain),早在年代,这种表达便在英语当中出现了,当时的人们认为鸟类只不过是会飞行和啄食的机器而已,它们的脑袋小得容不下任何的思考能力。
然而,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过去20多年来,全球无数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研究都能证明,鸟类的思维能力并不亚于灵长类。有一种鸟能够使用浆果、玻璃碴和鲜花创造出色彩缤纷的图案来吸引雌性注意;有一种鸟会把多达颗种子散布在几十平方英里的区域内,并且在几个月后仍然记得这些种子的位置;有一种鸟解决某个经典谜题的速度和5岁的小孩一样快,同时还是开锁专家;还有些鸟会计数,做简单的计算,制作工具,跟着音乐摇摆,理解基本的物理学原理,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并对未来进行规划。
在过去,其他动物由于显示出与人类相当的智慧而引起了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