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写意静中探水墨内里求画家孙成刚水墨写


作为中国画的代表,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讲究心象传达,以形写神,把“意”作为主体的精神活动,寓意于象,自然浑成一种有意味的审美意象。对此,苦心专攻水墨写意艺术的当代著名画家孙成刚先生有着自我独到的体会,他的花鸟画作以水墨内在之美的探寻为旨归,立于造化和心源的统一性,不务表象之似,而是踵接前贤大写意风范之路,沿着写意深求的轨道不断用功,努力锐进,取得十分可观的从艺成果。

孙成刚先生性情豁达,豪爽明练,痴迷于中国水墨画尤其是大写意艺术已久的他,历溯我国文人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优良传统,饱览历代大写意名家的传世范本,并结合自己的水墨历练和写生心得对其中的艺术精髓予以消化、吸收,对古今名家略形传神的状物之法和简而有气的造境之美格外用心探究,对写意画大家衰年变法前后的艺术图式进行比较研究,反复琢磨此中差别和内在缘由,渐次确定了自己写意静美、内向深入的审美目标。就在这个高起点上,他渐次在传统规范中凸显出自己的艺术个性,近年来他精心绘就的一批写意新作就印证了这一点。展出时,这批新画,因其形似之外得意趣的审美品位和清潇洒然之姿、隽永淋漓之气,得到观众的普遍称誉。

从题材上看,花鸟画在大写意风神的表达上对创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书法的线质练达,技法的多元统一,意象的由博返约,学养的文气贯注,造境的清雅离尘,审美张力的弥漫,等等不一,总起来构成无法回避的一系列挑战。毋庸置疑,孙成刚先生是敢于迎接此等挑战者,凝神静气的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忙中偷闲,闹中取静,以隐于市的文心情怀,精读画学理论,考究心物交接、情景相融之道;并游走于花香鸟语之山林野外,细心用其“味象”体察之功,尽其写生图稿之描绘;尤其是在临摹或者创作的意象造型方面他多番揣摩形与神、意与象的审美辩证关系。事实上,正是依凭对于这种审美关系的把握,孙成刚先生近期在两三平尺的画面上为花鸟虫鱼写出了特有的神情和诗意性的韵味。画面之景如此少许,浑然以笔墨的简洁有力和造境的精谨雅致取胜,展现了其水墨小品花鸟画的艺术魅力和审美雅量,独具一格。

欣赏他画的《八大笔意》:作者大胆立意,可谓出奇制胜,画面简括,惜墨如金,仅以一片荷叶、两条茎杆和一只翠鸟组成一个有意味的空灵窈然的意境。用笔简省,是以不经意的书法之线写出,鸟儿单腿伫立,活气泠然,低头望着那片清虚氤氲的荷叶,可见作者布白巧妙,得象简之妙和清灵的机趣。

再欣赏孙成刚先生画的牡丹、白梅、牵牛、紫藤、秋菊等花卉一类,明显承继传统,吸收古法之佳者,然而又对传统的笔墨符号程式予以一定的可行性消解,用笔更为肯定,墨气也显出活络,看得出他有自己独特的悟性和写意感觉,显然是抓住所绘对象的造型特点和生态特征,将其笔触传写逐步深及意象深层,形成神完、气得、趣灵的写意图式文本,生动再现了对象的生机、生气。

谈起写意问题,孙成刚先生说:“不以形似,注重写意,所以我有一方闲章,叫‘大象无形’,那么我对‘大象无形’这方闲章是非常爱不释手,画气不画形,这就是说,你作为大写意花鸟画,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高境界的意境,不是以写实为主。写意画与一个画家的综合修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是写,你得具备写的能力,大写意花鸟画不是画出来的,是写出来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上述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事实,即:孙成刚先生的写意花鸟创作,是从外到内的,由表及里的。在他看来,所画之物,不是特别重要,从中画出理趣、神韵、生气才是重点,才算写意的成功。既有如此理念,他便将形而上的审美观照与写实技法的运施结合起来,使之为写意境象内美的表达服务。许多画作表明,他能够从以形写神向以象取意转化而又寓意于象,独抒其文人本我性灵。这是他的一个可喜的从艺迹象。由此,可见画家本人以其文人本色从事写意画,高度重视审美的较高品味,使其美学格调离俗趋雅,彰显了其花鸟画循序渐进、真积历久、在多方面滋养中自然茁壮、在写意游心中偶得韵趣的创作优势和审美特色,喻示着其水墨大写意艺术广阔而美好的的发展前景。(上官爵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fz/12429.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