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链接摄影作品经作者授权发布!
用生命拍片儿,与大自然签约一生
摄影/高玉江文/艾静
摄影不只是发现美,还要创造美。摄影的关键不只是在于揭示与诠释,更在于能否激活我们的思想,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摄影的意义也不光是记录历史,更是赋予我们的生命以全新的活力和价值!
高玉江是内蒙古电网职工,年开始接触相机,之后便疯狂地爱上了摄影。本职工作之余,他几乎常年行走在摄影路上,他把业余的大部分时间和心血,都给了摄影。经常为了一张照片,独自徒步进发草原腹地,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冰天雪地、风雨无阻。遇到过野狼,陷入过沙窝,也曾在寒夜驱车側滑而搁浅在无人的雪原。
可以说,他的足迹踏遍了大草原乃至整个内蒙古的山山水水,特别是近两年,他一直致力于拍摄他自己挑选的对象,紧紧围绕“草原生态和草原文化”两大主题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是展示草原生态和草原文化的一部图像志。
他把锡林郭勒大草原称为自己的家,他把自己称为是草原的儿子,他努力地探索着这片草原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乃至适应这里生存的野生动物。5年时间,高玉江为草原狼拍摄了近6万张照片,为蒙古马拍摄超过10万张,加上电网建设、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的照片,总量达到近20多万张。
“拍摄更多反映内蒙古电网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反映蒙电人守护电网和身后的万家灯火那些感人的故事,是我扎根在企业摄影的意义所在,更是作为一名蒙电职工的责任和担当”,高玉江坚定的说。这两年,他为企业拍摄的这些影像已成为展示我们企业建设和服务的名片。
无论是拍摄电网建设,还是拍摄草原生态化,这都是宏大的命题,但高玉江的作品都能够很好地呈现那样一种博大丰厚的气质,有时候觉得这甚至和他的年龄有点不般配,但是我们都很欣赏,欣赏他的摄影技艺,欣赏他的格调情怀,更是欣赏他这一位年轻人为了梦想而执着坚持的精神和品格。他给我们在人群中树立了榜样。
高玉江一直在军区大院长大,与军人有很深的渊源,加上自己有着特种兵的经历,是不是就造就他像蒙古马一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信念和耐力。
在创作中,他的镜头是平视的,是朴素的,他从不刻意地去表现令人感到蒙古族有很特别的民俗,他的拍摄手法不夸张、不变形、不猎奇,一切自然而然,但是每幅作品都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又饱含温情。他是想通过影像独有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及生长和生存在这里的万物生灵。他想以摄影的方式去展现时代进程下草原生态的变化和牧人们的真实的生活面貌。
他对自然的热爱无可否认地体现在每一张照片中。他擅长捕捉可爱的野生动物最可爱的时刻。当我们看到他的照片,感动和温暖就来自于 眼。他说,“我希望用镜头来记录草原的故事和生灵,用照片来展现草原的文化和习俗,用影像来唤起人们热爱环境的意识。让草原屏障得以保护,让濒危灭绝的物种得以生存、繁衍,让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人、动物、生态和谐共融”。
“摄影把我从日常的琐碎和周遭的繁杂中抽离了出来,让我的生活无比的鲜活、宁静。我很享受世界因我的感觉而存在的样子,也非常享受在影像的世界里可以随时随地遇见的那些本真简单的美好。"摄影对我来说,是情怀,是人生,是我的活法,我为摄影而生。”高玉江说。的确,对他而言,摄影也许是他毕生的追求,是深入他身体、思想、灵魂深处的一个部分、一脉血液、一种心境与责任。
摄影是一条艰辛的路,在这条路上坚持到底的人越来越少,有些看不到希望调头了,有些因为太辛苦放弃了,有些跟不上掉队了……但是,无论如何,坚持着并一直向前走,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们应该珍视高玉江对自然生态的这般脉脉深情和对这份职业的无限忠诚。他是个永远在路上跑着,用生命拍摄,与大自然签约一生的摄影师!
新
春
快
乐
DIANWANG电网建设
电网人缔造着人类的光明世界,守护着人们的万家灯火。电网工作又是一个专业性强、危险性高,但又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行业。高玉江是内蒙古电网的一线职工,他频繁奔波在电网建设现场,用镜头捕捉每个细节,用光影勾勒着电力工人最质朴的现实画面,他尽 努力用摄影的特殊语言将朴素的电网建设场景变得富有艺术感染力,用影像的表现力去赢得社会大众对电网建设者的尊重。就像高玉江总说的:“每当看到这些场景,我便被我们蒙电职工表现出来的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危险的精神所感动。我能为他们做的就是用我手中的相机,真实记录下那瞬间发生的、不可复制的画面,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电网职工,以及他们默默为社会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感谢高玉江,为我们记录下了这群可爱的蒙电人,让我们了解和看到了他们艰辛而又伟大的工作,也生动地展示了内蒙古电网恢弘而浩瀚的时代画图。
HEIGUAN黑鹳
迁徙是候鸟的宿命。迁徙,是世界上最艰难的旅程。从地球的北端出发,借助一阵吹向南方的风,这些成群结队的旅行者,飞过冰川、山林、堤坝、运河,迁到中国长江以南越冬。这条横跨亚洲大陆的征程,充满了艰难和险阻,然而,对它们来说,千万年来大自然的考验,却比不上人类一次次制造的麻烦。在它们身下,到处都是收割过的玉米地、灰蒙蒙的天空,还有高高架起的电线和猎人隐蔽的枪口……
黑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黑鹳是珍稀越冬鸟类,世界濒危动物,全球仅存多只,我国现存多只。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目前黑鹳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是反映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重要物种之一。但近十多年来,黑鹳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一位学者曾痛惜地说:这种被誉为“旗帜性物种”的珍稀鸟类,而保护远不及破坏来得快。
黑鹳种群数量的减少原因主要由于森林砍伐、沼泽湿地被开垦、环境污染和恶化,致使黑鹳的主要食物如鱼类和其他小型动物来源减少、人类干扰和非法狩猎。因此,高玉江担忧地说:无论如何,冬天来临,这个高贵而又脆弱的种群,仍将履行着它们的承诺——从北极出发,一路向南。但那片覆盖着青绿色芦苇的赖以生存的水面,还能为它们保留多久呢?
BAIFUJINJIBAI白腹锦鸡
白腹锦鸡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栖息于海拔-米的山地,活动于多岩的荒芜山地、灌丛及矮竹间。白腹锦鸡羽毛多彩亮丽,有金属翠绿的胸背,无论是绿色屏障还是山阴灰暗,都遮掩不住它们那光彩夺目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富贵吉祥的象征。然而正因为他们的羽毛光鲜漂亮,可以做各种名贵的装饰,而经常会遭到人类无情的猎杀。
“为躲避天敌和人类的猎杀,他们会选择山高坡陡,灌木密布藏身,因此欲想拍到白腹锦鸡,必须不畏荆棘去翻山越岭。但是,如果真的能通过这些唯美灵动的影像能感动人,而且能呼吁人们都以实际行动参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