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泰州middot层云叠翠


PENJING

技艺精绝

干似山、枝如气、叶像云,既有水墨淋漓的阔笔写意,又有精雕细刻的铁笔细描

泰州盆景是中国 的传统艺术之一。始于六朝,盛于明清。泰州盆景苍古清秀,灵巧飘逸,被 园艺家周瘦鹃先生赞为“风格独特”。年7月,泰州(扬派)盆景技艺被批准为 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6月入选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品特色

泰州盆景以观叶类的松、柏、桧、梅、榆、银杏、碧桃、石榴、枸杞、山茶、六月雪、瓜子黄杨等树种制作的树桩盆景为主。这些植物,植株短、叶小,易于造型,而且耐扎、耐剪、耐移植,树根亦隐亦显,萌发力较强。泰州盆景“以扎为主,以剪为辅”。树形主要采用一至三层的台式、多层的巧云式、三株相连的过桥式和疙瘩式等,形成了“桩必古老,云薄如纸,枝无寸直、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独特风格。泰州盆景主桩的形态、枝干的分布、云片的层次乃至盆钵、几案的选择,都从整体布局来着眼,讲求气势格调,力求在造型的起伏顾盼之中体现出书画运笔的韵致。

技艺特点

滚弯:分直滚,侧滚,卧滚,垂滚等。枝干滚弯时,吸收书画的意境,前后左右曲折伸展,盘旋而上,弯曲的角度及弯与弯之间的距离富有变化,以达到虬曲飘逸的效果。云片:剪扎时将伸展出的枝条在水平方向上做水浪式弯曲,每根枝条的顶端做到“一寸三弯”,犹如绘画中的工笔细描,叶叶平仰而列,成云片状。云片的多与少,视植株大小及树型而定,小片如碗口,大片如缸口,极为平整。整体造型高下匀称,层次分清。棕法:又称扎功。主要有扬棕,底棕,撇棕,挥棕,拌棕,平棕,套棕,吊棕,下棕等九种。这九种棕法按树种木质及树形上翘下垂等情况,灵活运用,使枝干盘曲挺秀,姿态适宜,同时讲究将所用棕线隐蔽于叶片之间,不露形迹。

PENJING

精品名作

泰州盆景清秀而不失壮观,既有北方之雄,又具南方之秀,意境多姿多彩,内涵含蓄隽永

静卧于泰山公园东北隅的盆景园,这里始终是一片自守宁静的世外桃源。盆景园现有多盆精品盆景,其中有40多盆在省级以上展览获奖。园内盆景以树木盆景为主,松、柏、榆、杨等树种盆景排列有序,错落有致。

六朝胜迹

据地方乡土志记载:泰州城内乌巷南首有一座松林庵,庵内有古柏一株,民间习称六朝松,堪称旷世奇品。

这珍贵的古木,因战争摧残,终至枯萎。盆景大师王寿山先生为了将六朝松的胜迹保存下来,他利用六朝松双根盘绕曲折的枯桩枝,截其一段,植于一长达3.5米的特制巨盆内,以巧夺天工的技艺复活了六朝松。

盆景虬枝横空、树干扭旋、苍劲古拙,旁植一桧柏,枝杈相依,随时光雕琢,浑然一体。枯木逢春,苍劲古雅,真可谓景有尽而意无穷。

郭子仪带子上朝

江苏省 存活的明代盆景,已有多年的历史。两株古柏劲节虬枝,挺立于白石盆中,苍老古拙而又刚健葱茏。

相传,泰兴有个叫季真的,在明崇祯年间被招为驸马。这个盆景是季驸马家花园的。盆景名“郭子仪带子上朝”,取典于唐代名臣郭子仪父子的故事,寓意孝悌廉洁、辈辈忠贞、代代富贵。

王寿山的祖辈、父辈曾培养并剪扎过这盆盆景。虽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但它柯干苍老、傲骨犹存、态若天生。这弥足珍贵的活文物如今已是泰州盆景园镇园之宝。

傲骨凌云

由约80年树龄的榔榆制成,古朴之身斑驳皱裂,历尽沧桑,其新枝则葱翠稚嫩,老干与新枝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枯荣对比而又在情理中,大有枯木逢春之势,曾在中国盆景艺术大赛中夺得银奖。

PENJING

大师辈出

专注的眼神从未离开,灵活的剪刀在枝叶中穿梭,粗细不等的棕绳,在掌心里出神入化

泰州盆景的传承主要为王、万两家。盆景世家王氏、万氏的第五代传人王寿山、万觐棠,国家授予他们“盆景艺术大师”称号。

王寿山

王家花卉盆景始于清嘉庆年间,在通扬泰地区颇有名气。

王寿山的盆景技艺以扎工考究为特色。其树桩盆景多选用深山老林生长了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老树桩头,枯干虬枝、古拙苍老,经过精心栽培、整形、修剪、精扎,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王寿山创作的桧柏盆景《云中绘石》荣获 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一等奖。《鹤立衔芝》荣获 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一等奖,还在日本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荣获铜奖。《云恋奇峰》荣获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万觐棠他出生于万氏盆景世家,先祖万陆奎在泰州城内购地建园,莳花养草,剪扎盆景,后人称此园为万家花园。万家花园在清咸丰年间已负盛名。清同治年间,贡生康发祥在《海陵竹枝词》中云:“万家园子在西城,种得花枝照眼明,怪尔寒天冰雪里,唐花烘见牡丹生。”光绪年间,万氏第四代传人万阳春被召进宫专司盆景,后因技艺高超,作品精湛,被慈禧太后赏识,赐以“红顶”,万家花园被赐名“阳春花局”。万觐棠12岁随父万阳春学习盆景剪扎技艺,吸取苏派盆景、通派盆景之长,融入 剪扎技艺中,形成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他创作的黄杨盆景《巧云》年荣获 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一等奖。曹季德曹季德是王寿山学徒,如今是泰州盆景第六代传人、 “非遗”传承人。曹季德接受师傅整整10年的精心指导,继承了“扬派”盆景传统的造型方法,吸取了“扬派”盆景对主干的取材和审美要求,运用似像非像的大写意境画理,把大自然的景观呈现盆中。

《虬龙绕云》原为泰州盆景清代中期遗物,移交盆景园时已“长荒”。经曹季德十多年的精心养护和改造,古桩爆发新枝,并在年中国盆景展览中获得金奖。

心中有丘壑

盆中有风景

泰州盆景

在盘根虬节的岁月里

气韵流动

◆编辑:刘智丰黄文卿

◆制图:殷倩

◆图片提供:黄薇薇王馨凤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署名作者请联系发布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0660.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