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其实真实的题目是怎样去找鸟,但毕竟珍稀鸟类会吸引眼球,所以起了这个名字。下面就以寻找黄腹角雉(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为例,看看怎样去找鸟。一开始观鸟,和大家一样,总想着能看到那些罕见的、珍稀的鸟类,所以总是会往保护区走,毕竟保护区所保护的物种之丰富,不是非保护区所能比拟的,而且已有本底数据可查询,有没有黄腹角雉可以查得出来,减少时间的浪费。前阵子和黑琵又一起看到了黄腹角雉,觉得把这些年寻找黄腹角雉过程写下来,蛮有意思。
01
年
穿越武夷山年,因为喜欢登山,混入简单生活户外运动俱乐部。大约是5月份吧,SC和桥说要组织穿越武夷山,从光泽方向一个叫干坑采育场的地方徒步走到武夷山桐木村,我想着可能会看到黄腹角雉,因此就跟着走。当时坐这个运木头的车子从光泽火车站一路颠簸到干坑采育场:白天天气真的热,一有泉水或小溪流,一定会停下来擦汗下:一路走,一路记录,完全碰运气,其实没看到什么鸟。左1为桥,不要嘲笑我的 个望远镜,路边摊红膜的,贩子说还带有红外线功能......:长头发的帅哥是叮当:同行的还有一米等人,一米的爱人“爱冒险的鱼”目前也是三明地区非常活跃的观鸟爱好者。就这样从早上走到晚上22点,才到达桐木村,鸟儿也没看到几只,更不用说黄腹角雉了。
02
年5月初
戴云山 自然保护区这是我们协会去的 个 自然保护区,选择原因主要有二:当时泉州林业局的林彦元、林永源,晋江林业局的许建林均是观鸟分会的重要成员,审批和向导聘请比较方便;还有就是有记录过林雕(国家二级保护)搞死过黄腹角雉(国家一级保护)的事情,并丢弃了尸体, 成为标本。同行的还有青竹、白饭、神气等人:我们后来也是跟着护林员一直走,一直走.......还是没有找到黄腹角雉,唉,疲倦的双眼没有带着期望,强颜欢笑一下:
03
年12月
武夷山
年12月份,欣闻神眼林带队武夷山观鸟,橘树大姐也去,赶紧约青竹,舔着脸跟上,都是大咖啊,对于我们这样菜鸟来说,机会难得。和大咖 ,果然得劲啊(左一是橘树):右二是香港鸟会的蔡医生,右一是他太太,他们一直在为大陆的珍稀濒危鸟类的保护而努力,记得他们曾经为保护中华秋沙鸭捐了不少款。右三是江西“神眼林”,国内知名鸟导之一。在神眼林的指导下定点蹲守,早早的在去黄岗山路上,守到黄腹角雉,直接从我们面前走过去(图中可以看到有多近啊)!青竹拍到我们鸟会 张黄腹角雉:不过,到现在,我觉得应该大书特书的是这张鸟片——黄眉林雀,虽然不是国家保护级别和濒危,但迄今为止,福建极少人有拍摄到:总算看到了黄腹角雉,了结了一番心愿,也大概知道黄腹角雉生活在高海拔区域,早上去寻找比较好,一般有特定的“鸡道”,比较好观测的季节是冬春季节。不过不是自己找到,还是有些不甘愿......
04
年10月、年5月初
明溪均峰寺
当时从明溪林业局肖书平站长那边知道有黄腹角雉,非常兴奋的和BTW等人自驾过去,却没有找到黄腹角雉,但遇到白颈长尾雉的侧影,还有 次看到冕雀,也是非常兴奋。目前明溪在发展观鸟旅游这方面,投入比较大,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等,不算难看到,每年吸引了许多鸟人。-年的硬盘打不开,估计坏了,随便找一张意思下,右一是楼兰,左一是高川,后面是均峰寺,有文天祥题词的“显盖紫云”牌匾还在。当时南宋皇帝和大臣们一路跑到海南,路过福建明溪等地,留下许多故事(还是事故?),现在福州的林浦村,文姓(文天祥后人)的还非常多。
05
年5月
将乐龙栖山
非常令人难忘的一次寻鸟之旅,到目前为止,龙栖山 自然保护区依然是鸟人们的圣地,也从未想到生态和鸟况如此的优良。这次虽然没有找到黄腹角雉,但找到斑头大翠鸟,清晰的看到白颈长尾雉,特别的兴奋。现在龙栖山的斑头大翠鸟应该是全国乃至全球观测到几率 的地方了,保护区管理局也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管控措施。借用福建柏拍的一张斑头大翠鸟,溪流里的马口就是它的主要食物之一:为庆祝看到斑头大翠鸟,当晚我大醉:老司机BTW(左一)来一张,年之前,自驾基本是BTW开车。这张是在龙栖山小沛村某个墙角喝水:在年之后,许多观鸟爱好者在龙栖山均有记录黄腹角雉,而我到年后才看到,也是郁闷。
06
年5月
泰宁峨嵋峰
先来一张合影(从左到右是姜太公、高山、老鸥、黄凎和我):上山 天就看到黄腹角雉啊!!!那时候没有相机,只好用DV拍摄,果然是转角遇见爱,在某个转角看到了它!借用下小白的照片,当时类似这样的:峨嵋峰现在也是成为看各种雉类的好地方,各个不同季节的景色也令人难忘,有高山湿地:有高山草甸:
07
年10月
宁化牙梳山
继续先上合影(从左到右是泥娃、北红、我、夏至、飞鱼),福州到宁化,足足坐了9个小时的汽车,我擦:印象最深的是这边的稻香鱼,因为海拔比较高,出行不方便,因此高山种植水稻,当地采取非常生态的方式:放养鲤鱼等吃虫子,不用农药。收割稻谷后还可以收获鱼,熏好后作为美味菜肴:同时,一个有多年的祠堂引起我们的注意:据说是已建立多年,当时客家人从江西迁徙来的时候建立的,那么推算出这一支客家人,应该最早来自江苏常州一带,估计先到江西,然后再进入福建。就中华文化及宗族传承这块,福建应该是全国前列。本次没找到黄腹角雉,不过大伙徒步二十公里的威武令人难忘:
08
年4月底
永安天宝岩
一起探路的有(从左到右护林员、我、泥娃、原生态、澹蛋,摄影师高川在画外):高川:徒步,继续徒步,天昏地暗的徒步......所以到了住宿点,我的脾气已经是这样:依然没有找到黄腹角雉,但是看到白颈长尾雉、猴头杜鹃、水晶兰。猴头杜鹃:水晶兰:
09
年5月
泰宁峨嵋峰
既然在年有观测到,但当时没有相机,所以留有遗憾。因此在年5月份,我继续独自一人自驾去,然后就开始徒步(到现在,我还是习惯走路观鸟)。而这次,差不多和年同样的转角位置,终于在野外拍到较为清晰的黄腹角雉:更神奇的是,它悄悄的往下走,我也悄悄的沿路往下走,却在另一转角看到雌鸟:完美!也大概从那以后,似乎见到黄腹角雉的机会越来越高了,但确实没有之前寻找过程以及 次初见的兴奋劲。最近的一次,是和黑琵,在龙栖山看到,作为司机的我,已经很淡定了。转下黑琵的片子:原片,几乎爆框,朦胧是因为有雾。现在大家能够容易的在某个点去蹲守一些珍稀鸟种,比如黄腹角雉,是因为这么多年鸟会的 会员们,不断探路的结果。回过头来看,怎样去寻找黄腹角雉(请注意,前面有提醒了哈),或怎样去找鸟,我个人觉得做好以下几点:1、要懂得看“风水”假设你到了某地,确实有时间观鸟,不烦拿出地图,哪里有山有水,基本往那边一转,就可以看到不少鸟。生境判断在研究上很重要,我们也要学习之。2、查观鸟记录一些目标鸟种或者你所去的地方哪些区域可以观鸟,到一些鸟类记录网站可以查询的到,这样可以提早做好功课。3、顶重要的一点:要有探路精神!不是所有的鸟点都会查到资料,更不要去纠结今天能看到什么,走过去就对了!而往往这样,还容易有惊喜,比如兴化湾的黑脸琵鹭,梅花的白领翡翠,海岛的小军舰鸟等等,也都是闯啊闯啊,就记录到了。4、走路比开车收获大一些特别在山林,开车啊,容易不惊扰大鸡们(更有利于拍摄吧),但是走路啊,更能收获更多的小鸟们(大鸡其实遇到的也不老少)。 ,感谢以上照片的提供者:原生态、北红、桥、高川、老鸥、小白、黑琵、BTW、青竹等。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福建省观鸟会
新浪微博:
福建省观鸟会
鸟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