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募格学术征稿转载请联系后台
“师兄,选择读博这条路,你后悔过吗?”
师弟问我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调试代码,看着大红色的“Error”后跟着一长串见所未见的错误提示,我只能转过头严肃地看着他,尽量以平静的语气道:
“从没有——”
“哇!”
“从没有如此后悔过。”
“。。。”
师弟仍保持着‘哇’的嘴型,眼睛却瞪得老大,然后尴尬地嘿嘿笑了几声。
我也笑着叹了口气,开玩笑道:“如果我这套代码这周之内能跑通,那我估计可以不这么后悔了。”
师弟一直有读博的想法,也具备了导师所提出的读博的基本三要素:
1
身体健康,能适应高强度的科研攻坚任务;
2
专业基础扎实,创新的高楼必须要在牢靠的地基上才能建成;
3
家庭经济条件尚可,虽然读博收入不至于潦倒,但比起就业自然少得多,如果家庭迫切需要经济收入,那么读博压力将会特别大。
然而,不管怎么说,读博毕竟是要花费至少四年青春的人生大事,他到底还有些举棋不定。
我抿了口茶,拍拍他的肩膀接着说道:“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早就问过许多师兄了,既然你又提起,我倒是可以把他们的想法跟你说说——”
有机会还是多出去看看吧,别总把自己圈养在这里
隔壁课题组有个王姓师兄和我组里项目多有往来,我从硕士开始就和他多有合作,兼之我们的教研室也相邻,关系很好。
他本科是文科生,读硕士却跳到了咱们工科,其中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王师兄却很少提及他当时所付出的努力,用他的话说就是——
“心之所向,即便雪拥蓝关,我也要策马跃之。”
文艺青年毕竟不一般。
但是他到读博之后,却后悔了。
“小丁啊,我知道你一直有读博的打算。就算你直接转博,那硕博加起来也少说要六年的大好时光,你可得想清楚。”阳台闲聊,王师兄以这样的开场白作为聊天主题,他接着说:
“你看我现在,转眼就五年了,硕士那时候不管做什么还都觉得新鲜,觉得是乐趣,到了博士,又是发文章、又是报课题、又是做项目,要我说简直就和上班没什么区别,还贼忙,忙起来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嫌不够,根本没有闲暇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如果真能重选一次,我 是不会再选择读博的。”
“你也是一样。还是要好好考虑考虑,一入读博深似海,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有机会还是多出去看看吧,别老把自己圈养在这里,如果确实想走科研学术的道路,我也建议你去别的学校读,换个地方,开阔开阔眼界嘛,也是不错的。”
当时王师兄还说了很多,但我印象深刻的也就上述这几句了,他有些浪漫主义情怀,在他眼中,追逐兴趣是 位的,当他发现读博的现实和追逐兴趣的浪漫理想差别甚大时,他就后悔了。
咱们的专业,不读博,很难有所作为
陈师兄勤勉刻苦,堪称模范,可以说我读研开始之后,在科研方面,有意无意之间,一直是以他为标杆的。
与他不同的是,我打算读研的那年,就顶着压力结了婚,妻子与我租住在学校附近,共同拼搏。
而陈师兄则是异地苦恋,如鱼得水的科研成就并没有减缓他一波三折的恋爱之路中的种种苦楚。
有一回,为了酬谢他在课题申报中对我的帮助,我邀他来我家吃晚饭,席间他苦着脸接了好几回嫂子的电话,我问他啥事,他苦笑着说——说来说去还不就是那几句话,异地久了,总有各种矛盾,习惯了。
我踌躇了一会,还是问了他:“那你后悔吗?”
“不存在的。”陈师兄说到这个话题,眼睛便似乎开始发光,脸上满是自信的神色:
“我跟你说,咱们这个专业,不读博,很难有所作为。毕竟航空这类方向,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项目经验,直接出了校门,根本没人把你当回事,你只有通过科研成果——文章、专利,以及参与的项目以及你在这个项目中的位置来打造你的影响力,只有在咱们这个领域里,你有影响力了,别人才会认可你,才会想着要跟你合作,否则一切免谈,你腆着脸去找人家,人家还未必理你,就比方说,其他专业我不清楚,你一个本科生、一个硕士,咱们专业,人家都不会正眼瞧你,更别说把钱、把经费交给你。”
“而读博,就是一切的 步,也是最划算的投资,也是一种创业啊,虽然你嫂子三天两头电话跟我闹矛盾,哎,闹就闹呗,毕竟异地这么多年一直等着我,她也不容易,我就哄着嘛,等我毕了业,出去了,就好了。”
陈师兄把博士当成他的创业和投资,他成功了, 他去了业内首屈一指的大企业,被当作青年骨干来培养,就业的 年,他和嫂子结了婚,现在娃也有了,嗯,人生赢家大概就是这样。
读博读来干什么我都不清楚
老李不老,和我同级,因为长得略显沧桑,便一直被叫做老李。
他和我同期转博,他的专业基础比我扎实,毕竟本科是特色班过来的,应该说是占了先手的,不过到了研究生期间,他花在业余爱好的时间上有些过头了, 就造成了他硕士期间的工作等于在吃本科特色班积累下来的老本,直到 转博了,他才开始认真对待学业,毕竟基础扎实,逐渐还是有了起色。
然而我却知道他本身是不想读博的,不过他家里是教授世家,所有亲人都期待着、要求着、强迫着他读了博士,而他自己则根本就不喜欢读书做科研搞学问,从本科到研究生,所有的路都不过是顺着家里的希望在走,走到如今,用他的说法是——他就像一辆没有发动机的车,都是家里在推着走。
他告诉我这些的时候很淡定,但我仍然是忍不住问道:“后悔吗?”
他好一会没说话, 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我感觉我脑子里就是空的,读博读来干什么我都不清楚,不过读都读了,只能想开点了。”
“何况,从小大到我都听我家里的安排过来了,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拒绝他们。”
很多人虽然没有像老李一样被迫读博,但是读博读来干什么,真的心里都清楚吗?
“怎么样,有什么感想吗?”说完这些之后,我想听听师弟作何感想。
“听起来——简直可怕的。”师弟倒很直接。
“确实。老板不也常说——读博是相当不容易的,没有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勇气,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我笑道。
“其实我家里也是希望我读博的,也都很支持,不过还好没像李师兄那样,感觉是非读不可了。王师兄说得也有点道理,不过要想到外面读博的话,难度也不小,再说老板挺好的,如果要读我也希望跟着他读。陈师兄出了名的学霸,要跟上他的节奏也不容易啊,这么一想,单身狗还是有点好处的。”师弟笑着接着说道:“说了这么多别人的,师兄你还没好好说说你的想法呢,不开玩笑的话,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转过椅子,正对着师弟,认真说道:
“我喜欢爬山锻炼,每次去爬紫金山,都会从白马公园出发。可是有一次天气不好,我就打车过去,可是的士师傅没有搞清楚,把我带到了明故宫那边上山。我本来还很不乐意,觉得自己要走一条从来没走过的路,多花很多时间,何况天气也不好,没准什么时候下雨,所以一开始是觉得糟糕透顶了。”
“可是后来,在上山的路上,我看到像翡翠一样静美的前湖,看到一种藏在树洞里的色彩艳丽的蘑菇,看到贴着水面飞、叫声清脆的翠鸟,看到这些白马公园那里看不到的东西,我忽然觉得这一趟就很值得。”
“读博也是这样,其实我本来也没想到自己会读博,我开始也是举棋不定,所以才会经常问师兄们后悔不后悔这种问题,我也想得到一些像标准答案一样的经验,但是没有。”
“到我真正读了博之后,我就发现,我看到了许多我以往没见过的风景,结识了许多妙人,所以,即便我不读博可能更好,即便现在我感觉有很多困难——代码调不好、文章发不出去、实验老出问题,但我也不觉得后悔。”
“毕竟每条路有每条路的风景,我既然走上了这一条,那就一路前行,领略独属于它的风景吧。”
以此,也与诸君共勉。
发愁去哪找工作?不如来募格科聘试一下。
线上投递简历,直接投到HR邮箱!
募格科聘,一个科研科技领域专业招聘平台
·END·
募格学术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