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优秀课例小学语文搭船的鸟


课例

分享一线教师精品课例

学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

课名:《搭船的鸟》

教师姓名:张颖

学科版本: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年级:三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是落实“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这一语文要素的精讲课文。在教学中,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差,需要教师引导,但他们具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已经掌握了常见的识字方法,具备较好的自主识字能力。

1.生字词方面:学生能够自学生字词,但是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以及个别难写易错的字。

2.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大意,但在情感升华上需要老师引导和点拨。三年级开始,语文的学习从以识字与写字为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学表达”为重点,重点的转移,会给三年级的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和困难,因此在15课的学习中,课后练习“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和“想象翠鸟捕鸟的情景’都是“学表达”的学习训练,体现了阅读学习与表达学习的平衡,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品读描写翠鸟外形和捕鱼的句子,感受翠鸟色彩的美丽和行动的敏捷。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的细致观察,激发学生细致观察的兴趣。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与方法迁移,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反馈1.环节目标:复习上节课知识,为这节课内容做铺垫。2.教学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5课《搭船的鸟》。(1)回顾生词,归类梳理。(2)回顾课文内容,“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3.媒体作用及设计意图:选用“随机挑人”功能,任意挑选学生进行回答,从而反馈学生上节课收获的知识。二、小组合作活动一1.环节目标:感悟翠鸟形象,落实语文要素,为本单元习作打基础。2.教学内容:小组合作:默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这只小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出来的?(1)自学:在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进行圈画和批注。(2)小组合作学:用坐庄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3.媒体作用及设计意图:使用“计时”和“画笔”,学生进行讨论后,请小组展示,自行在一体机上圈划批注,让小组汇报和信息技术融合更深刻,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三、解决问题活动二1.环节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品读翠鸟外形,让学生对于状物文章的写法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掌握。2.教学内容:(1)出示“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2)抓住“彩色的小鸟”、“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一些蓝色”“一张红色的长嘴”等关键语句,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补充小鸟色彩,指导从整体到部分的有序观察。(3)看到这只翠鸟,你有什么感受呢?(4)带着感受读这个自然段。(5)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你能仿照我们刚刚学习的观察方法,从整体到部分来介绍这只小兔子吗?出示兔子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回答。四、解决问题活动三1.环节目标:通过品读翠鸟动作,感受翠鸟捕鱼的敏捷。2.教学内容:(1)我们除了感受到翠鸟的外形美,这只翠鸟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2)小组代表进行汇报。(3)教师抓住“冲”字,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翠鸟动作的敏捷。(4)观看“翠鸟捕鱼”视频,并根据捕鱼场景给动作排序。(5)教师总结:它先冲进水里,再飞起来,然后衔着小鱼,站在船头, 吞了下去。由此可见,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翠鸟捕鱼的。3.媒体作用及设计意图:使用“翠鸟捕鱼”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翠鸟捕鱼场景,产生视觉冲击,更能从动作上感受到翠鸟捕鱼敏捷。接着用“翻翻卡”,让学生在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玩中学习到翠鸟不同的 动作,为作文的动作描写打好基础。五、迁移运用,再现观察1.环节目标:通过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掌握学法。2.教学内容:(1)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我们看到了一只动作敏捷的翠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鱼鹰捕鱼的视频,请你们仔细观察并思考:鱼鹰和翠鸟捕鱼动作上有什么不同?(2)生观看“鱼鹰捕鱼”的视频。(3)你观察到鱼鹰和翠鸟捕鱼动作上有什么不同?(4)谁能用几个动词把鱼鹰捕鱼的整个过程描述一下呢?(5)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在小练笔那里,把你刚刚观察到的鱼鹰捕鱼的这个过程写一写。(6)学生完成小练笔,教师巡视指导(7)展示学生的练笔,交流评价。3.媒体作用与设计意图:播放“鱼鹰捕鱼”视频,学生直观感受鱼鹰捕鱼的迅猛,更能直观观察到鱼鹰捕鱼的动作,让练笔更简单快捷。同时使用手机拍照上传,让学生更清楚看到展示的练笔,进行交流评价。六、拓展阅读1.环节目标:通过拓展青莽的《翠鸟》,延伸至课外,丰富知识,拓展运用。2.教学内容:出示课文,让学生自行进行课外阅读。七、板书设计15.搭船的鸟外形美动作敏捷整体—部分有序观察

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以儿童的口吻和视角,来写自己观察到的自然中的景象。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整堂课都是以习作为目的来教的,因此教观察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目标明确,方法有效

本篇课文是习作单元的 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有两个学习要求:

1.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2.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而这篇精读课文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接下来的习作打好基础。

二、为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环节:

1.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先从整体入手,了解作者观察到了哪些事物。

2.聚焦外形,了解顺序

以第二自然段的外形描写为主,通过抓关键颜色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在观察时抓住了外形中最有特点的颜色。而后,通过学生边读,教师边画部分颜色,联系图片,进一步理解作者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 拓展练习小白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有顺序地观察。通过以上种种方法,步步紧扣,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理解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将观察所得写下来。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于作者使用的观察方法理解较好,也能使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一课一得,参与性较高。

3.抓住动作,感受敏捷

在学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找出能体现翠鸟动作敏、捕鱼速度快的词语,“冲、飞、衔、站、吞”,为了让学生感受 运用动词,进行翻翻卡游戏,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瞬间的视频,使孩子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翠鸟捕鱼之敏捷。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翠鸟的外形后,我设计了小练笔,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小白兔的外形,学习课文中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写法写一写小白兔的外形。学习了翠鸟捕鱼的段落后,又设计了小练笔。先让学生观看鱼鹰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比翠鸟和鱼鹰动作上的不同,发现 用词的好处。这样一来,学生写起来小练笔有东西可写,不再感觉无从下笔了。

三、但这节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课堂有些赶,感觉有些拽着学生走。

其次,还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方面的指导,不能放手放任学生随意的去观察。同时,在技术的使用上应该用更多好技术好功能来辅助教学,让课堂效率更高。

处处留心皆学问,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紧扣单元主题“留心观察”,多种形式积极渗透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引导学生在品读文本中感受留心观察带来的乐趣,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做生活的有心人。

评审点评

本节课抓住了学生的特点,设置的目标明确而合理;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极具亲和力,善于调动学生,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小组活动丰富,有合作探究,有交流展示,无论是“学阅读”还是“学表达”,各环节学生的参与都非常积极;智慧课堂的运用非常熟练,尤其两个视频的播放、“翻翻卡”的使用,为课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课例作者

张颖编

露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11267.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