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第十二届中小学立小言语文优秀课例展示


北京医院青春痘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

第十二届中小学

立小言语文

课例展示

年5月15日-年6月30日,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面向各大实验区、实验学校征集录像课,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实验区、实验校共计余份录像课,现设立栏目,每天分享一份 课例,让立小言语文引领更多 教育工作者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更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

本期课例分享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东乡小学

赖陈玲老师

提供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以及课堂实录视频

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一主”教材:

《搭船的鸟》是我国 作家郭风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船”即“乘坐船只”,一个“搭”字使翠鸟具有了灵性,展现了鸟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我”乘船去乡下外祖父家的途中“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作者运用自己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描写出了翠鸟的美丽与可爱。

“两翼”教材:

1.《翠鸟》是《新主题阅读》中的一篇散文,作者菁莽。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生动地刻画出了翠鸟的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本文对翠鸟的观察描写更加详细,是对教材的补充和拓展。

2.《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是《你读我诵》中的选文,是唐代诗人钱起所作的五言绝句。诗人通过仔细观察,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幅翠鸟捕鱼的画面。本首诗作为“一主”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围绕着翠鸟展开观察和描写。在教学中引入本首诗可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实现古诗的积累。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教学中我结合生动形象的翠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学习这篇课文。

1.通过批注式阅读,感受作者眼中翠鸟的美丽与可爱,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身边事物观察的兴趣,从中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

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或者场景。

1.学习“一主”教材:《搭船的鸟》。

2.《新主题阅读》:《翠鸟》。

3.《你读我诵》:《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

一.言导入,字理识字

(一)“名言导入,字理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名言导入,字理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法国 的艺术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在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美?你是怎么发现的?

3.我们初读了《搭船的鸟》并且知道这只搭船的鸟就是翠鸟。

4.谁来教大家认识这个字?(出示“翠”字),

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相应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一主”教材学习

(一)“‘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翠鸟究竟有多美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4页,找到描写翠鸟外形的部分,自己大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出示第二段:

(2)这只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能把表示颜色的词圈出来吗?

(3)你能把鸟儿的美丽读出来吗?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4)我提高难度,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去掉,你还能记住翠鸟的颜色吗?挑战开始!

总结:这段话描写了翠鸟哪方面的特点?

2.动作描写段学习。

(1)(出示翠鸟图片)喜欢这只翠鸟吗?

(2)指名读。

3.作者又观察了翠鸟哪些方面的特点?

自学提示:用“△”标出课文中描写翠鸟动作的关键词。

(2)重点句填空背诵。

4.你们太了不起了。我们来看,作者为什么能把外形和动作描写得这么生动形象呢?

5.瞧,翠鸟飞过来了。(播放翠鸟图片)配乐朗读全文。让我们朗读课文,体会这只搭船的鸟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本环节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三.“两翼”带文

(一)“‘两翼’带文”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两翼’带文”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过渡:你们读得真好!刚刚我们认识了一只会搭船的翠鸟,它,就藏在《新主题阅读》的74页,让我们看看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2.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翠鸟》:

(1)找出描写外形的句子;

(2)用“△”标出翠鸟动作的关键词;

(3)小组内交流后再读一读。

3.教师课件展示:

(1)外形描写:

(2)动作描写:

(3)我们也有发现美的眼睛,小组合作讨论:《搭船的鸟》和《翠鸟》两篇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你读我诵,声声传诵

(一)“你读我诵,声声传诵”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你读我诵,声声传诵”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刚刚学习的《搭船的鸟》和《翠鸟》两篇文章中,作者都是通过留心观察,抓住了翠鸟的外形、动作特征去描写的。

2.你读我诵,声声传诵。(教师领读):

3.古今对译读。

4.情景赏析读。

5.刚才我们一起诵读了《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这首小诗,我们懂得了这几个作者都是对生活留心观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会把翠鸟的可爱、美丽、机灵描写出来。

以文带文,通过对比阅读,传授方法,加深印象,水到渠成。既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身边事物观察的兴趣。

五.总结升华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发现这节课的“留心观察”都是用眼睛看到的)

2.其实,观察时不仅仅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甚至用口来尝一尝。正如谚语所说: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六.布置作业:

1.根据自学提示,自主阅读《新主题阅读》中的《花花妈妈》这篇文章,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找出它们的特点

2.请同学在课后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然后简单写一个片段。

课堂的学习到的方法要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并学以致用,迁移使用。除此之外,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教材自主识字,以文带文,也能调动了学生课外识字的积极性。

教师介绍

赖陈玲,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在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育方式的研究。年加入“主题阅读”团队,一直尝试新的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讨,多次参与北片的“七课时五颗型”研讨与公开课展示,课堂气氛活跃,思路清晰,教法新颖,语言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给每个孩子创造展示的机会。以爱心感染学生,以真诚感动家长。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真诚友善,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所带班级学生活泼、积极、进取;乐学、勤学、好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jj/9729.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