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坚定的不实习者,至少在今天之前一直这样。
他们都以为我以后一定会做老师,就连我自己也这么想过。可我真没那么爱教育,我说服不了焦虑的家长,对学生也没有耐心。
那么,大学老师呢,我也想过,甚至一度想读博。我努力地发论文,就在昨天,完成了又一篇文献综述。可我心里已经放弃了,博士不是我想读就能读,我没有那个能力。
然后,仗着自己会写点东西,我说,我想做记者。不是因为我有多想匡扶正义(这个词多好笑),也不是因为我是传媒院校毕业生,我只是想借助职业的机会多认识社会,慢慢打磨这一身书生气。
上午和人聊天,这所全中国新闻系老牌院校的学生告诉我,本科生大部分升学了,研究生不清楚,现在就没有什么记者不记者,但他们一般只会把主流媒体当作跳板,干不过两三年,然后投入新媒体。老师也该走的走,该退休的退休了。
以后说出自己是记者,是不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可是考新闻的人依旧很多呀~一位学者曾在微博上做过调查,“你是因为什么走入新闻行业的?”有好多人说,因为柴静的《看见》,有人说,因为《南周》。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还真不是因为某个人或某个媒体,就是某段时间对它突然感兴趣了,就考了,文史哲不都相通的吗?
下午去面试,面试之前我不知道这是一场面试。这是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公司,老板是清华计算机系的,业务包括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
我,要参与一个产品的制作,挖掘信息和分析财报,由原《三联生活周刊》互联网产业的老师带。两位老师花了整整一个半小时问了我一大堆,就连怎么做编译,怎么查论文都要问过去。直到走之前我一个弱智文科生还是没懂我到底是来干什么工作。老师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任务,让我找出纳斯达克或纽交所所有上市公司里的医疗企业名单,限时三天,不给方法,不要求结果,但要写下搜索过程。
我就很懵,我到底是不是去了一个邪教?
但其实,我潜意识里认为,这种思路是对的,“怎么做”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我实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了解不同行业,你想知道的互联网,你想了解的大数据……那就干呗,who怕who。实习生最想得到什么呢?不就是成长性。那些浪得虚名的实习岗位,以一纸主流媒体的实习证明绑架实习生,让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做着机器就能做的工作,自己环境却死气沉沉,到底有什么值得留恋?该不会的还是不会啊。
读研究生 的收获,于我,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长了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见识。我相信我终究还是一个叛逆的人,不如你想,我也终究是一个务实的浙江人。
最近有好多教训,比如,千万不要在节假日尤其是二月二这种日子剪头发,头发烫坏了算谁的,嗯?
萧元译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甲氧补骨脂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ly/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