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问题事关环保,环保的目的是为了延长寿命,这是大家对雾霾超级关心的理由,然而全国人均寿命(港澳台数据未列入)的排序数据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雾霾严重的华北地区人均寿命靠前、远高于雾霾少的地区!
类似的规律在全球范围也是一样的——经济就越发达、能源消耗越多、雾霾就越严重,具体可以看看本文题图的世界主要大城市的雾霾场景。
或者我再贴一次——
道理很简单:雾霾的根源是能源的更多消耗,能源的更多消耗意味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保障,而改善和保障带来的增寿大于雾霾带来的减寿(事实上这个减寿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认为其夸大其词甚至欺骗)。
下图是人均寿命和人均GDP的散点图,说明了人均GDP越高、人均寿命就越高的事实,相关系数R=0.(R平方=0.)——这是一个极高的数据: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1,1],越接近1说明两组数据的正相关性越强。
如果你对以上的原理不尽理解话我们换个简单的说明方式:比如在雾霾严重的北京、人均寿命超过80,而雾霾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的一些地区、人均寿命不到70——说明一下,这种差异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的、地区差异大的大国而言、实在是没办法短期解决的问题。同时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一直是在增长的——
现在问题来了:你愿意呆在北京还是那些不到人均寿命70的地区?
我想以上的信息至少让你对雾霾的观点发生了一丝动摇——这个问题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雾霾的观点很多来自媒体的炒作,然而媒体以讹传讹者多、真知灼见者少。比如去年有记者爬到北京高楼上摆拍,惊叹雾霾来了太震撼了——
震撼个鸟啊,不同高度看到的场景不同有什么好奇怪的!
没文化!没脑子!
所以接下来我普及一下环保常识,这有利于我们看清雾霾问题的本质。
我重点谈两个问题——
一、深刻理解环保
二、雾霾问题分析
一、深刻理解环保
环保是环境保护的简称,是目前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人人以自己是环保分子而得意洋洋(那些声称感谢诸如柴静视频之类让自己知道污染和雾霾的人、你们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啦),就连我那工作狂太太也不能免俗:每次买了衣服回来就以“促进了消费”而自我表扬,收拾衣柜丢掉甚至没剪标签的衣服则会说“这会让那些需要衣服的人得到、她们就不用买了、所以保护了环境”。
这个滑稽的场景很好地浓缩再现了环保问题的悖论——消费越多的人造成了越多的污染,而他们同时又是对环保喊得最响的人。
事实上环保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动态平衡的,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不断调整这一平衡的过程:早期的刀耕火种才不管什么环保、活下来才是正事,所以对烧荒造成的雾霾无感;“两鬓苍苍十指黑、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盛唐卖炭翁也是这样的人。近代发端于西方的工业革命极大地破坏了环境、从那开始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了人类所有的七成,英法争霸期间国力的衡量就是烧煤的烟囱的数量,雾都伦敦号称“在空气中泼上水、就可以拿斧子劈开当煤烧”!
下图是伦敦过去的照片——
下图是现在的照片——虽然工业污染几乎消失了,但靠近水边的城市哪里有不起雾霾的!
有人会反驳:师老师,雾和霾不是一码事!霾里有微小的颗粒,比如PM2.5。
那好吧,我们看看全球的PM2.5地图——
东亚、西欧、北美的PM2.5来自工业排放,北非、中东的PM2.5来自自然粉尘、印度的PM2.5来自落后的生产方式——设想一下柴禾做饭的场景。
你也可以搜搜世界各大城市冬天的照片,看看是不是雾霾都很多。
我把题图再贴一次——
人类史上十大环境污染灾难全都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其中仅从地理位置而言有两起发生在东方,一是日本的水俣病、二是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美国公司的工厂)。所以西方的污染问题其实更严重、虽然现在看起来他们要好一些。
事实上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对环境的破坏史,环保 化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要优于发展中国家,是因为他们借助国际话语权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而已,其中转移目的地主要是中国;同时限制你搞高端产业——想搞运十?阴了你!想搞高铁?围堵你、诽谤你!
按理说这些国家不但应该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中国制造、同时还应给予污染方面的足够补偿,这才是人干的事情。但结果恰恰相反,他们不但用自己手里的定价权不断压价,而且以环保为幌子以抬高制造工厂的运作成本(同时抬高他们擅长的软件和服务的定价),其用意是在于以低价得到充足的产品的同时、防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从而维持现在有利于自己的产业生态圈,让中国人永远呆在产业链的低端!
比如中国能耗占了世界的21.3%(年),略高于人口占比,但因为产业多污染、排放,导致环保问题严重,生产出的产品则主要提供给了发达国家。所以虽然中国人均能耗只有美国的约五分之一,但污染问题却相当严峻!令人唏嘘的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美国直到现在还没有签署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代人受过,这才是中国污染问题最主要的根源!
而环保问题从来都不是仅仅与环境有关的单纯问题!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苹果公司和江苏联建、或者中德之间的焦炭贸易争端是怎么回事——人家掌握了话语权和游戏规则,怎么玩你是很简单的事。
比如关于温室气体有两种讲法:一是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二是气温上升导致温室气体增加(温度上升、气体溶解度降低,海水里的 化碳都析出来啦)。试验数据更支持说法二,而且对公元后的温度分析表明气温的冷暖变化阶段是有规律的,现在该上升了。但由于说法一对发达国家有利、反而成了主流的说法。
以下图片显示了中国最近两千年、欧洲最近一千年的气温,说明气温变化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注意低温期和中国封建王朝的崩溃高度吻合,农业社会怕低温嘛。
所以说环保问题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它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可忽视的是就本质而言环保是一种对有钱人有利的游戏。
那么中国该怎么办呢?自缚手脚、工厂停工或强调 环保会落入其环保圈套肯定是不行的,不管不顾环保问题当然也不行。
所以中国目前的大方向是“产业升级”,逐渐技术改造或转移出去一些污染大的行业、同时加大污染的治理力度,但这必须要受控,否则其过程中某个配套因素(人力能力、就业形势、财政收入、地域平衡、行业平衡等等)出了问题就很难办。
这一切需要钱、这钱是我们每个人承担的。
更重要的是,这需要时间。
而且可以预知的是,情况会改善、但污染不会消失,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且人口分布不均匀。
其中搞不好就会出现更加糟糕的结果——比如深圳年以后空气变好就得益于金融危机导致东莞制造业倒闭、外迁,但东莞后来发生了什么人所共知。
再比如北方某省个别愚蠢的领导为了完成减排指标,大冬天停掉了居民的暖气!这样雾霾是少了,但你愿意吗?
而现在有人叫嚣要停掉工厂改善空气——这种观点不但愚蠢、而且冷血:停掉工厂的话、哪些倚靠工厂生活的人怎么办?再说人家生产的东西不还是主要由人多的城市消费了吗?
北京整顿群租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我是同意的,同时导致快递外卖没以前方便了——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啊!
所以关键就在一个度的问题,而这个度涉及到太多太大太专业太复杂的因素,根本无法简单说清楚(遑论煽情甚至造谣的媒体了),甚至涉及到国家之间的明枪暗箭——产业升级的本质是抢发达国家的饭碗,人家能束手待毙吗?肯定要捣乱的,花点骨头钱让狗咬人是低廉有效的方式!而老百姓则只能看到片面、表层的东西,这就给了戏子们表演的空间!什么?不信?好好查查PX是怎么回事吧!
顺便说一个和环保有关的关键数字——人们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中国医学基金会“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ly/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