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蒲乐洋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们需注意以下3点:1.识字写字本课的生字,可以组成词语“静悄悄、鹦鹉、父亲”等进行认读。还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比如:“鹦”“鹉”两个字可分别借助声旁“婴”“武”读正确,借助形旁“鸟字旁”理解字义。“啦”是多音字,在拟声词“沙啦”里读 声,用在句尾作语气词时读轻声。本课要写的字,包含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3种结构,可以归类指导,提高效率。“翠、羽”两个字可合在一起指导,要强调“翠”上部 笔和第四笔是横折。要提醒学生“吞”字 笔是平撇。2.阅读理解(1)批注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句、进行批注阅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如阅读第2、4自然段时,可以通过圈画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了解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捕鱼的动作特点,学习观察和抓住瞬间动作描写的方法。(2)读写结合。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抓特点和准确运用动词的方法,补充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特点等,进行读写结合;学习运用恰当的动词,写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留心观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通过重点段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让学生体会到留心观察的好处。让学生抓住周围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教学目标1.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重点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难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通过查阅资料认识本课生字。(2)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3)搜集作者郭风的简介。(4)搜集有关蓑衣、船篷、橹、鹦鹉的资料和图片。(5)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学会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对生字能组词。学习会写字时能对生字归类,可以自己总结易错字的易错点并和同学交流。结合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6)再读课文,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通顺。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学习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如:小朋友和小狗在草地上嬉戏;小女孩正在公园里喂一只小鸟,小鸟对小女孩很信任等图片)2.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是一只小鸟,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哩。出示“搭”的四种意思:1.支;架设;2.用棍棒等东西交接捆扎起来;3.共同抬;交接,配合;4.乘车船等。同学们,想一想“搭船”是什么意思?(搭船:趁便乘坐顺路的船。)这里的“搭”字,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感觉更生动形象,更能显示出小鸟具有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共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件出示:3.介绍作者。课件出示:4.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1)这是一只什么鸟?(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翠鸟图片,然后引出学生想了解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出课题。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用课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分类写字。(1)课件分类出示本课要求的会写字:搭沙啦响羽嘴悄哦捕亲翠吞父(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3)指导书写。左窄右宽:搭、沙、啦、响、嘴、悄、哦、捕左右同宽:羽上宽下窄:亲、吞独体字:父(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翠、吞”和左右结构的字“嘴”,学生练写。翠:“翠”字上边的“羽”不带钩;“卒”第二横长,竖短直。吞:“吞”字的上半部分“天”的撇、捺开合的角度要大,盖住“口”。嘴:左部“口”窄小扁上,右部要写紧凑。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同学间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设计意图:在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成及书写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出示 自然段的词语。(课件出示并配图片)船篷: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蓑衣:是指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鹦鹉:头部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羽毛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模仿人说话。2.提出问题: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提示在这段话中寻找能够概括本段话的一个句子,大家找到了这句——“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指导这种方法叫做——摘句法。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提示继续用摘句法概括第二段的意思——“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4指名读第3、4自然段。提示学生思考除了雨天船上的场景和翠鸟的外貌,作者还写了什么。还写了作者的遐想和捕鱼的场景。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初步学习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抓住故事起因的方法把握自然段的意思,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母亲外祖父雨点船夫用力船头羽毛翠绿静悄悄翠鸟捕鱼1.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2.大家掌握得可真扎实。那么请问大家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鸟?(翠鸟)作者是怎么遇到这只鸟的(指名回答)3.过渡:课文主要了翠鸟的哪些方面?PPT出示: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和()时的动作。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板书“外形”和“捕鱼”。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船的鸟。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聚焦它的外貌和捕鱼的动作。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同时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一)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1.PPT出示自读提示:用不同的线画出描写翠鸟外形和捕鱼动作的句子,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一生朗读自读提示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同桌交流。2.作者是怎么描写作者的外貌的?(指名回答,内容即第二自然段)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3.这段话中有一个词写出了翠鸟留给作者的 印象,(指名回答:美丽)。教师在“外形”后面板书“美丽”,同时请大家圈出这个词.这个词在哪段话中你也能读读吗?(2-3名学生独立尝试朗读)注意指导感叹句朗读,先练读再指名朗读。(评价提示:在关键词除强调并延长)全班齐读这一句。4.翠鸟的美丽表现在哪呢,请学生结合自己画的句子交流。(1)交流后,出示填空题:()的羽毛;()的翅膀;()的长嘴。再次朗读“翠绿、蓝色、红色”,说说自己的发现。(都是写的颜色。)师生在此处合作朗读。提问:说这些部位的颜色时,羽毛是翠绿的,嘴巴是红色的,只有写翅膀时,不是说翅膀是蓝色的,而是说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这是为什么呢?你可以观察下这只鸟。(预设:因为翅膀上并不是全部是蓝色,而是有一些。)教师相机评价。翠鸟羽毛颜色的鲜艳就是它 的(特点),作者在描写翠鸟时给我们送来一个小妙招——抓特点。(2)现在,老师要来一个乾坤大挪移,把“比鹦鹉还漂亮”放在段落 面,这样可以吗?”教师出示调整后的语段(预设1:我觉得不可以。因为比鹦鹉还漂亮的,是羽毛和翅膀的颜色。预设2:我也觉得不可以,因为鹦鹉的嘴巴是扁扁的,而翠鸟的嘴巴是长长的,颜色也不同,不好比。预设3:可以)点评:是的,鹦鹉的羽毛和翅膀的颜色,和翠鸟差不多,这才有可比性。鹦鹉已经很漂亮了,但是翠鸟比它还漂亮,这就衬托出翠鸟更加漂亮了。现在,我请大家看看这两句话应该怎么朗读,才能表现出翠鸟的美丽呢?”(先练读再指名朗读)(3)教师提醒大家要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感”,特别是“比鹦鹉还漂亮”以及“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这两处要有层次感。出示两个“还”标成红色的PPT,请学生也圈出来。再请人朗读。读一读这句话,把翠鸟的美读出来。(4)明明作者讲的是翠鸟,为什么还要提到鹦鹉呢?(预设1:比较物,预设2:强调翠鸟更漂亮)现场采访:你是否见过鹦鹉?老师也见过。现场采访:你是否见过翠鸟?我们怎么给大家介绍不常见的,跟常见的做个比较就好了。(5)鹦鹉也很美啊,我觉得和翠鸟不相上下,为什么作者要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学生尝试)总结:比如爸爸妈妈觉得你可爱,作者认为翠鸟漂亮是因为他的喜爱。(6)PPT出示:作者先写整体写______再分别写它________的颜色________的颜色和________的颜色。学生先练读,再回答。作者写的时候不是东写一句西写一句,而是先先写很美丽(整体)在分别了羽毛、翅膀、长嘴(局部的地方),这样的观察方法叫做——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是作者送给我们的第二个观察小妙招——按顺序。(7)学生再次齐读。教师小结。5.尝试迁移。①给出“燕子、松鼠、蜗牛”的图片,鼓励学生先自己想,再跟同桌交流。②学生自主交流。③互相分享④出示郑振铎的《燕子》的片段,朗读分享,感知名家的语言。(二)略读第二自然段1.如果你现在就跟作者一样坐在这艘小船上,你会想知道什么?你们的心意是跟作者相通的,来我们来听听作者有哪些想法。(指名朗读)课件出示:①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②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2.为什么咱们和作者一样,都那么想知道关于小鸟的一切呢?(预设1:因为作者很喜欢他)3.教师过渡:翠鸟的美丽引发了作者,让他产生了兴趣,作者忍不住想象起来,正当他浮想联翩的时候一个突出起来的情境打断了他的想象。什么情景啊?(捕鱼)(三)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你找到了哪些捕鱼动作的语句,愿意跟同学交流交流吗?2.教师视频播放捕鱼的场景。3.这动作怎么样(学生回答自己的整体印象)4.那么这一段,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它动作的敏捷?①“一下子”“没一会儿”。“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速度快、时间短、捕鱼水平高;“冲进”说明翠鸟的敏捷、灵活。②“冲、飞、衔、站、吞”。a“冲、飞”等词感受到翠鸟捕鱼速度之快,从“吞”感受到吃鱼速度之快。b如果把“吞”换成“吃”,好不好?(引导学生体会“吞”字是指整个儿地或成块地一下子咽下去,表现出翠鸟吃鱼的速度之快。)c.指名表演+集体表演“衔”的动作。(3)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4)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气读,读出翠鸟的活泼可爱。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C.初步体会动词连写的好处5.师生合作朗读。6.师:既然翠鸟动作很快,那朗读时速度也快。但我认为有些地方要慢下来。请听老师朗读,我哪些地方读得慢一些?为什么?读到“不见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这三处时,语速放慢。讨论后可以理解作者的眼睛就像是赵相机的镜头,翠鸟捕鱼的动作虽然是动态的,可是他能在翠鸟冲向水面的那一瞬间“咔嚓”一下,定格住了这个动作,并且写了下来。还作者不止是写了捕鱼的瞬间,而是把前前后后的动作都写了下来,像作者这样抓住了翠鸟捕鱼的动作,就能把这个情景写清楚了,这个小妙招叫做——抓动作。7.仿写练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学生用动词连用的方法将这个瞬间记录下来。(1)观察了它的哪些部位?(2)再次播放视频,同时可以和同桌说说这些部位的动作。(3)学生练习书写。展示并互评:哪些动作用得好。小结:要写好动物,除了留心观察、细致描写之外,还要多听。这样才能将动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在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中,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这次旅途增添了快乐。平时我们也应该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四)学习第五自然段8.其实作者并不是专门来观察这只鸟的,它只是(齐读第五自然段 句)他是信心观察后,解开了自己的疑惑(齐读第五自然段第二句)9再看前面出示的动物图片10作者对它的喜欢,是因为(喜欢)它。11齐读导语页罗丹的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翠鸟的特点,在作者抓住了描写翠鸟颜色、动作的词语后,要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这些词语的好处,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同时注重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读中品味,在读中体验。同时注重词语的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三、运用方法,仿写练习。1.请选择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特点介绍给大家。可以写一写它的颜色,也可以写一写它的本领。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写一写。2.学生仿写。3.小组交流及教师评价。设计意图:设计仿写小练笔,引导学生运用本课习得的方法,抓住周围小动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行描写。学以致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我在小学教语文》当当、淘宝、京东均可购买点击“原文链接”团购更加优惠编辑审稿
刀客合作联系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ly/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