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腔调复旦野保四人行不只做鸟事


编辑丨余 翔 张亦文

主笔丨陈雪瑶

记者丨邢冰洁 江 易

编者按:年的3月,在姜龙和王聪骢的组织下,一批来自复旦、华师、交大、海事等高校的观鸟达人,成立了“鸟哨”护鸟志愿者队,也是上海 个大学生群体为主的观鸟护鸟志愿者团体。刚开始,他们因为鸟聚集到一起,在一次次“折鸟网”之后,他们突然醒悟:“做了两年多的鸟事,才发现还是需要和人打交道解决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复旦里有翠鸟?

燕园的池塘里小鱼游动,周围岸边长满了低矮的小树枝,这是翠鸟理想的捕食环境。事实上如果你路过时留心注意,可能会看到它蓝色的倩影掠过水面。

只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注意到头顶飞过的鸟儿。

“‘一只麻雀飞过去了,一只鸟飞过去了’和一只白头鹎飞过去了’是不一样的。”朱诗逸强调。今年刚刚从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的她是复旦少数的观鸟人之一。

这群人自称“鸟人”,他们走路时不仅会注意到飞鸟,还能叫出它们各自的名字。他们会跑到很远的郊外、外省,甚至和缅甸接壤的边境山区,等待许久只是为了一睹迁徙路过的鸟类的芳容。

有时,他们还会穿过大片的田野,在树林中走上一天,一边长途跋涉,一边谨慎地扫视周围,仔细检查林中树枝间的空隙——不要惊讶。这不是在追查什么逃犯,而是拆除非法设置的捕鸟网。

王聪骢、朱诗逸,任晓彤和刘仕劼,都是这些人中的一员。“鸟人”意味着观鸟的人,爱鸟的人,保护鸟的人。

他们与鸟类、与自然的不解之缘已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上了观鸟这条“贼船”

年,生物科学院系的王聪骢找到了专攻鸟类生态学的马志军老师作为导师。尽管复旦在生物研究领域的强项是分子生物学,但他对这方面并不感兴趣。在导师的影响下,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ly/8298.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