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小熙陪你一起度过的第天
在郑爽直播情绪失控上热搜前一天,关于她的热搜还是#郑爽说太早懂事不幸福#。
结合起来看似乎在说,郑爽一生的懂事有限额,小时候已经用光了。
在她还是真·小爽的时候,非常在意自己的考试成绩,少考一分就多痛苦一分。
她12岁时的日记里写着:“我今年考试成绩一点儿也不好,数学94,语文91分,被妈妈大骂一顿。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都会哭,哭得很惨。妈妈说:你现在哪点都不让我省心,以前我为你自豪过......现在我对你失望。”
而29岁的她做起带货直播却说:“业绩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小时候她被妈妈教育:你哭可以,但是不要干扰其他人。
成年后她可以随时随地开哭,哭到停工,或者哭到被人原谅。
只是她哭的时间太长,人们早就忘了她清醒的时候什么样。
弱小的金丝雀
郑爽曾经弱小而倔强。
天生柔韧性差,她就花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练跳舞。少年宫的老师评价她:“小爽是聪明得让我心疼的孩子,没有人比她更想成功。”
此时的郑爽已经认定,自己的所有动力是不想让爸妈失望,这是她的义务。
爽爸那时是小工程师,永远穿同一件夹克、吃 的菜,就为攒钱买摄影机,帮她建立镜头感;爽妈曾经是驻唱歌手,为了培养郑爽辞掉工作,带她在3个课外班辗转。
大多数孩子被逼着练琴练跳舞时都会很叛逆,但郑爽说:“常有人说:我是会思考的、独立的个体,凭什么要替父母实现理想的人生?我几乎没有这样认为过。”
这份情愿为父母而活的心情悄然内化为压力。
郑爽在接受《南都娱乐》采访时坦言:“你有时候本来不想成为 第二名或者是前几名,但是有爸爸妈妈的动力在,你觉得好像自己不成为一个 的人,就对不起所有人。”
12岁那年,郑爽没考上北京舞蹈附中,怀着对父母的歉疚,从沈阳跑到四川继续学艺术。
也是在那时,发生了《旋风孝子》节目里她提到的校园霸凌。
而节目中没有提及的一个被同学排挤的原因,是宿舍只有一部座机,但她妈妈每天晚上都要给她打很长的电话补习数学,多少占用了其他同学和家里联系的时间。
“那时的我专注力都在学习上,不小心忽略了大家的情绪。有时我释放出友好的信号,也没有人接收。”
这段四川求学经历后来被解读为郑爽早早独立,出门闯荡,很不容易;
但她的精神世界恰恰相反,因为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屡屡受挫,加重了对爸妈的依赖。
然后就再也没有放下。
胆怯的流星雨
郑爽15岁时,爸妈给她一手操办了逐梦演艺圈的计划。
在《郑爽的书》里,她回忆去北京电影学院考试的经历带着一点喜感。
“妈妈听取了一位老师的建议,给我涂了蓝色眼影,还把眉毛描得很粗,好似一只修炼成人形的翠鸟。”
“我在其他相熟的考生之间,就像慕斯蛋糕旁边的一块白馒头,单调乏味。”
即使这样她也顺利被北电表演系录取,比班里所有人都小两三岁,老师同学都叫她“小不点儿”,都愿意照顾她。
她觉得当时最器重她的老师是因为家里有小孩,所以对她这样的小孩格外关照,经常上课时有意点拨她,也力荐她演班里排戏的女主,“这种众目睽睽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j/1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