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语文教案题西林壁人教版四年级上


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53852.html
题西林壁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人苏轼及其作品;学生能结合注释理清诗歌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体悟,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掌握初步阅读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边播放音乐,边PPT滚动展示庐山风光,提问:“欣赏了浙西风景,你们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这里山清水秀,云雾弥漫,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这里的流泉飞瀑,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佳句,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也写下了千古名篇,我们一起学习走进诗歌《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探究诗题,请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题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了解作者,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作者生平资料,教师总结补充。(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 古文学家,世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三、读准音,体韵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都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2.同桌直接按互读,互相指正;

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轻重音、快慢等;

4.指明学生范读;

          

5.全班齐读古诗。

四、抓字眼,明诗意

1.提问:这首诗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要求:小组合作,学生根据注释,试着解释诗句意思,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教师巡视,对个小组学习作必要指导。

          

2.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

明确:“横看”正面看,“岭”与“峰”的不同,想象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还会有什么不同的景色。

3.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下看到庐山会是怎样的景象。

明确: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4.提问:说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明确: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5.提问: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人为什么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面目。明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诵诗歌,悟诗理

1.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

六、巩固小结,延伸认知

老师放配乐朗诵全诗,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板书设计

往期回顾

:《翠鸟》(人教版三年级下)

:《惊弓之鸟》(人教版三年级下)

:《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

教案看不懂

看了不过瘾

别怕,教材梳理班

在这里

(小初高语文教材梳理吧都有哟~~)

小初高语文教材梳理吧都有哟~~

不知道考啥?

迷茫、彷徨

添加图小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10863.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