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中国传统点翠工艺惊艳了世界


中国古代的金银首饰一直都以绝美著称,点翠手艺尤其把金银玉石的刚强与俗气点缀的更加软玉温香。何为翠羽?即翠鸟之羽。古代工匠想到了嵌入羽毛来增加首饰的灵性和温柔。于是就诞生了点翠这种充满柔美气息的工艺。

“点翠”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文献,“点翠”中的翠,具体说是雄性翠鸟的羽毛。唐、宋诗文中“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笄”中便可以看出,点翠首饰曾经一度流行,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电视剧《延禧宫略》、《甄嬛传》中,不难发现它的雍容华贵,气质高雅。不知是它遗忘了时光,还是时光错过了它。虽然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只要在使用过程注意保护,光泽和色彩耐得住时间的寂寞与考验。

由于翠鸟的羽毛有一种奇妙的金属光泽,戴于人首时,会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而华彩流动,绮丽炫目。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而且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其中尤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再加上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对光的折射,让点翠饰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

这项工艺逐渐走向没落不是没有原因,原料取自于翠鸟,然而一只翠鸟全身只有几根甚至一根羽毛可做点翠饰品,这样一来一支普通的凤钗就要耗费数十只翠鸟,由于死去的翠鸟羽毛黯淡失光,因此点翠工艺需要从活的翠鸟身上直接取下羽毛,这样才可以保证颜色鲜艳华丽永不退色,听起来及其残忍。

首饰虽美,它的出现只能作为中国手工艺历史上华丽的一笔,因为制作过程及其残忍,众人呼吁要爱护动物,用其他代替品大量衍生,点翠工艺也逐渐湮没。年,中国 的一家点翠工厂终于关闭,点翠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点翠工艺也被烧蓝工艺取代。

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市面上出现许多仿照点翠的手工艺作品,让我们再次见证它的辉煌。市面上仿点翠的材料里,最常用的是染色鹅毛,因为同样是羽毛类的,所以在很多方面和翠羽很相似,此外,就是缎带和绸缎。有的匠心独具,独创出蚕丝仿点翠工艺,成品效果更接近更接近真翠羽。

点翠首饰

Tradition

如今国人对首饰的审美与诉求也日益提升,传统工艺的精致与内涵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推崇。“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在中国的古诗文中,似乎有这样的规律:无点翠,不成美人。点翠工艺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依托于人们对漂亮美好事物的追求仍在默默传承。根据现在的印染技术已经可以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让这门中国传统珠宝加工的手艺得以传承。

TRADITION

撰文

周康敏

排版

周康敏

主编主审

罗洁、李俊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6124.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