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小语悦读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爱默生
年12月18日,我们博山区小语团队在区教研室谢宜红主任的带领下,借助“博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圆满完成了“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活动。活动中,团队成员分享读书心得,力求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进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本次读书交流活动的共读书目是由谢主任推荐的“有效教学系列”的第二本——《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分为三维目标、动态生成、学习方式、资源利用、教学行为、情境创设、教学智慧、师生关系八个主题,用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和故事深入浅出地解读教学理论,使我们收获良多。
读书交流活动中,团队的六个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我们一起看看她们的精彩发言吧:
1
放慢脚步
——《有效教学的案例和故事》读后感
大家好!我是博山区中心路小学的张明霞,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先和大家分享一首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
文章告诉我们要放慢脚步,在《读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这本书中我同样感受到了这一点。《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用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和故事为我们解读教学理论,虽然很多案例故事在这本书的不同板块中,但从中都能解读到“放慢脚步”。
一、放慢脚步,给孩子话语权
日常工作中,往往是匆匆赶路,忽略了学生感兴趣的点,匆忙中也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下面的两个案例让我感触很多。
一个是王羿老师在执教《翠鸟》一课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翠鸟叼起小鱼以后,就贴着水面飞走了?”看似没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感兴趣,有表达欲望,王老师没有放过。孩子们展开想象,说翠鸟要回去照顾孩子,翠鸟很害羞,翠鸟怕小鱼发现,翠鸟喜欢飞,这样写很美……一个不起眼的问题,王老师让学生有了充分表达的机会。
异曲同工,魏星老师在执教《 朵杏花》一课时,学生质疑“吹绿了小草”中的“绿”字用错了。魏老师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说,让他们敢说。魏老师的鼓励,更是给了更多孩子表达的自信,最终有了争论中的“三大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面对课堂中的质疑,我们需要一双慧眼,发掘其背后的价值,不再局限于一个字,一句话,一个题目的对错。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也许能收获更多。就像薛法根老师老师曾经说过的:语文老师听课也不能只局限于听语文,听数学课学到了专一,一节课就解决一个问题。听体育课懂得了执着,有个学生不会跳绳,老师一直盯着,直到下课。对学生质疑点的专一和执着,我们语文课上也需要……
于日常教育中寻到一束光
北博山学校李佳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与大家做读书交流,《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这本书没有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一个个教育小故事像一颗颗珍珠,串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读起来耐人寻味。其实我们和学生一样,都爱读故事,因为那里边往往有自己的影子。下面我就自己印象深刻的几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这一部分带给我感触比较深。课堂上的生成就是闪闪发光的小星星,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捕捉,这样的课堂才能得到升华。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孩子,他们是如此特殊,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智慧、信念去对待他们。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课堂效果也是不同的。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有些生成,这些瞬间是一个灵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这些闪闪发光的时刻。
读美国老师如何教《灰姑娘》一文,发现原来教材还可以这样解读,教师引而不发,导而弗牵的引导与回应,是生成课堂风景的妙笔。唯有开放教师的思想,才能嫩绽放学生的才情。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如此特殊,所以,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智慧与信念去对待他们。
读《两个老师的战争》,两名高中老师,用不同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引导本班学生,三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的差别令人瞠目结舌,现代社会,物质发展飞速,而我们的精神却没有跟上物质的步伐,大……
坚守心灵的艺术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读书交流
博山区石炭坞小学王璠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进行读书交流。我交流的题目是《坚守心灵的艺术》。
虽然是交流《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这本书,但我交流内容的渊源却是来自于《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阅读。这两本书虽然是余文森老师的佳作,都是谈有效教学,可读完,我的心里不由产生两种不同的感觉和印象:前者让我想到了“思维碰撞”,而后者让我想到的是“情感交融”。《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中余老师通过如何有效地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论述,促进老师们对教学不断追求,共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读的过程中,总让人不断反思自己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中的作为,读书时,总是在反复不停的思维碰撞中知不足而后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老师;而读完《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这本书,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的阅读都给人以启迪,让人感之于心,发之于心,让心灵产生共鸣、共振,这样的思想感悟总能让人感受到教育的灵性,接受教育意义的洗涤,为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助力。
一名好老师,不只是备好课,上好课,教出成绩,拿满荣誉······
读完《有效教学案例与故事》这本书,对于“好老师”“真教育”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这几个“老师常谈”的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ms/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