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三小在行动栉风沐雨成参天大树三小专家


三小倾力构建魅力课堂,打造悦品师质,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每月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3月15日,进行高段教学的示范研讨。市教研室丁文靖老师,校长杨百凌,副校长李慧,教导主任贾翠玲及全体高段语文教师参加,刘凤岭老师和武俊霞老师做课。

两位老师分别执教《翠鸟》和《桃花心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老师,课堂呈现出的可圈可点之处俯首即是。

一、精巧的教材处理

《翠鸟》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作者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刘老师处理教材时将目光锁定到“写法”上,课时目标明确,学生活动设计多样且紧紧围绕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落实,自读找句子——交流写法体会——点拨写法——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仿说,让孩子们一步步走来,一点点精进。孩子们积累了语言,学习了写法,并且当堂迁移写生活里常见的麻雀,燕子。一课一得,抓铁有痕。

《桃花心木》寓意深刻,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说明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难点是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武老师开课伊始便直奔重点段落“默读课文12——14自然段,用‘因为……所以……’来回答作者的疑问;画出我悟出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对于其他部分则简单回顾。孩子们在自读,交流,汇报,补充中更深一步理解了含义。

二、真实的学习过程

两节课上都采用三小学生特有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孩子们拿到学习任务后,静静地自主学习,小声的组内讨论,之后班内汇报。展示中,得到机会的学生大胆自信,声音洪亮,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及时补充,老师也及时点拨。整个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把脉者,引导者。学生体验了真实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成长。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最近教研的录像课,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珍珠鸟》。薛老师没有对全文进行处理,只引导孩子们学习重点段落,学概括,学复述,感受文章主题,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学到了方法,理解了主旨。精巧的处理教材,真实的学习过程,正是老师们深钻教材的结晶,也是老师们精进不休的体现。

……

课后进行了研讨,规则是“找出问题,提出建议,说出困惑”。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每节课的瑕疵,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对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困惑也一股脑儿端出,希望得到研讨、指导。丁文靖老师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并提出了智慧的建设性意见,指出了今后老师们努力的方向。杨校长也为大家一一解答,表达了对老师们“抓住机遇,跟着专家,成长再快一点”的美好期许。

活动结束后,我回想这一周的生活,周一上课,听课,反思;周二上课,回味;周三上课,听课,评课,反思;周四上课,听课,评课,反思……忙忙碌碌,脑袋接受着洗礼,身体经受着考验。有人说,心不苦则不辛苦。说的真好!我知道这些精彩的课堂将在我的记忆中存活,我知道我以后的教学不会茫然。我们三小的语文老师哪一位不是这样呢?

借林清玄在《桃花心木》表达的主题让我们共勉:栉风沐雨才能成参天大树。三小老师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将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之树,自己的悦品特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nj/10295.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