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革对灵王》
灵王即位后,与吴国多次交战,先后灭了陈、蔡两个华夏诸侯国,又修筑了东西不羹两座大城以威慑中原,终于在会盟中压倒晋国,重新成为霸主。但他的霸业完全依靠武力和威压,楚国国内也有大量不稳定因素。灵王不思采用怀柔手段稳固政权基础,反而再次出兵与吴国争夺徐国。楚灵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子革却顺着他,三问三答,都随声附和,旁观者都嫌他肉麻。其实他是欲擒先纵,选择一个适当时机,用周穆王的故事,一下击中楚灵王要害,使他内心震动,坐卧不安。这种进谏方式,非常奇特。文章描写灵王的服饰和动作,更烘托出他那骄横的气概。
古文观止第二卷第14篇
《子革对灵王》
昭公十二年
襄公二十九年,楚康王下葬,其子熊员即位,任公子围为令尹。去楚国参加葬礼的子羽评价说:是谓不宜,必代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殖。这是不合适的,公子围必定会取代熊员为楚王。就像松柏的下面,草必定长不好一样。
果然,三年后的昭公元年,公子围入宫弑杀了卧病在床的楚王熊员,又杀掉了熊员的两个儿子和太宰伯州犁,之后自立为君,是为楚灵王。他将侄子葬在郏地,没有追谥而用了楚国的旧俗,称其为“郏敖”。楚灵王张扬跋扈,单方面退出弭兵之盟,四处征伐,春秋最后的和平被破坏,中国再次进入了混战的局势。
昭公十二年冬天,楚灵王再次率军亲征徐国。
▲徐国位置
1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
楚灵王到州来狩猎,驻扎在颍尾。冬狩是常规操作,既是捕猎又是练兵。
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让这五位将领率领军队包围徐国来威慑吴国。徐国位于吴、楚之间,地位类似于晋楚之间的郑国,也是两头受气的主,但实力比起郑国还差很多。
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楚灵王带领大军驻扎在乾溪,作为他们的后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
下雪了,楚灵王头上戴着皮冠,穿着秦复陶,复陶是一种羽毛做的衣服,抵御风雪的,秦国特产。翠鸟毛做的披风,舄是鞋子,穿了一双豹纹靴,拿着鞭子从军帐中走了出来。穿得既奢靡又温暖,不过这造型有点不敢恭维,花里胡哨的,活脱脱就是从狮驼岭里出来的大鹏鸟。
仆析父从。
仆指太仆,掌管车马的主管,众仆之长。太仆析父跟从随侍。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
夕,傍晚朝见君主。右尹子革在傍晚朝见,楚灵王接见了他。子革实际是郑国人,也是子产的堂兄弟。他的父亲是郑穆公的儿子子然,郑国内乱时逃到楚国。
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
把帽子和披风摘掉,丢掉小皮鞭,和子革说。
“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熊绎,鬻熊的曾孙,楚国的开国之君。吕伋是姜太公吕尚的儿子,王孙牟是卫康孙的儿子,燮父是晋国开国之君唐叔的儿子,禽父是周公旦的儿子。
当年我先王熊绎和这四个官二代是同事,一起侍奉周康王。分,指代珍宝。他们四国都得到了周王室赐予的宝器,而单单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国去,要求赐予我九鼎,周王能给我吗?可见自楚庄王问鼎以来,楚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取代周王室的野心。
楚灵王到州来冬猎,驻扎在颍尾,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领军队包围徐国以恐吓吴国。楚王驻扎在乾溪,作为他们的后援。天下雪,楚王戴皮帽,穿秦国羽衣,翠鸟羽毛的披肩,豹皮鞋,握鞭而出。仆析父跟随着。子革晚上进见,楚王会见他,脱去帽子、披风,丢掉鞭子,和他谈话,说:“从前我们先王熊绎与齐国的吕伋、卫国的王孙牟、晋国的燮父、鲁国的伯禽同时事奉周康王,四国都有分赐的宝器,唯独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室,要求将九鼎作为分赐绐我国的宝器,周王会给我吗?
2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
子革回答说:会给您的啊!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当年我们先王熊绎,开辟荆山,乘柴车,穿破衣,居住在杂草之中,行走在山林之内,来侍奉天子。
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
只能将桃木弓,枣木箭进贡给天子。又是追忆开国艰辛,当年家里穷啊。
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
齐国是周王室的舅舅,因为姬姜联姻嘛。晋、鲁、卫都是周王同母兄弟,这四个国家都是有裙带关系的。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楚国因此没有分到宝物,而他们都有。
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现在周和齐、鲁、晋、卫都臣服侍奉君上,将完全听从您的命令,怎么会吝惜九鼎呢?
楚灵王问我去周要九鼎,他们能给吗?子革说:给,一定给。
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
楚灵王又说:当年我皇祖伯父昆吾,曾经居住在许国旧地。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现在郑国人贪图许国的土地,不给我。我如果去要,他们能给我吗?这一句问的也有意思,皇祖伯父昆吾是什么亲戚呢?咱们知道三皇五帝中有一位叫颛顼,这已经是神话时代的人物了。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陆终,陆终有六个儿子,其中老大就是昆吾。老六叫季连,季连的二十八世孙叫鬻熊,鬻熊又往下传了近三十代,就是咱们这位楚灵王。这都不是八辈祖宗了,是六十辈祖宗了,而且还是六十辈祖宗他哥哥曾经住在这个地方。
▲楚灵王远祖谱系
至于许国呢,《郑庄公戒饬守臣》中说过,它是郑国的国中之国,一百多年来郑国一直想侵占它。鲁成公十五年,许国人举国逃到楚国,土地被郑国侵吞,所以称为旧许。
于革回答说:“会给君王啊!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在偏僻的荆山地方,柴车破衣,居于草野,跋涉山林,事奉天子,只有这桃木做的弓、枣木做的箭来供奉王室大事之用。齐,是周王的舅父;晋及鲁、卫,是周王的同母兄弟。楚国因此没有分赐到宝器,而他们都有。现在周室与上述四国都服侍君王,将会唯命是从,岂会吝惜九鼎?”楚王说:“从前我们的远祖伯父昆吾,住在许国旧地,现在郑国人贪图那里的田地有利,而不给我们。我们如果向他们要求,会给我们吗?”
3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子革说:会给君上的啊!周王室都不吝惜九鼎,郑国岂敢吝惜土地呢?
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
楚灵王又问:当年诸侯因为畏惧晋国而疏远我。城,筑城。现在我大修陈、蔡、不羹的城池。灵王时,楚国覆灭了陈国、蔡国。不羹原是周分封的小国,少昊后裔,后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很早就被楚国侵占,并在此修筑了城池。这几个地方都位于楚国北境,是楚国挺进中原的前沿阵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nj/1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