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透过这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以习作指导为主线而编排成独立的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的创新之处,也是统编教材“增强目标意识,强化训练意识”的编排意图体现。
从 学段(一、二年级)的“写话”过渡到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习作”,教材对学生习作的兴趣、观察、习作题材以及内容形式、速度、书写格式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从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导语可以看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观察”,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要求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为此,本课程以“留心观察,读写联动”为主题,现介绍如下:
一、发掘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指向作用。
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有两篇,分别是《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有别于其它单元的精读课文,《搭船的鸟》作为习作单元的 篇精读课文,它承载着指向表达的特殊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对翠鸟的外形、捕食进行细致的观察。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上,体会到作者是按一定顺序观察翠鸟捕食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通过带颜色的形容词、 的动词来描述自己观察的内容。在这样的教与学中,学生既学到了观察方法,又知道了应如何描写,为后面的小练笔、习作做好准备。
二、通过一系言语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本课程将从以下四方面,切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立足写作教学,明确学生是听、说、读、写的主体。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nj/1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