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3日清晨,中国空军汉口基地
薄雾尚未散去。
停机坪上,28架СБ-2型快速轰炸机整齐排列。
机身旁,机务人员紧张有序地做着航前准备,将一枚枚高爆炸弹填进弹舱。身材高大、高鼻深目的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员们则聚在一旁,对照航图研究飞行计划。航图上标示的轰炸目标,竟然远在余公里之外的日据台湾。
这一天,是苏联红军节。按照计划,中国空军与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将联合出击,剑指日本海军航空兵台湾松山基地。这次轰炸,由苏联志愿航空队轰炸机大队长波雷宁大尉亲自随队指挥。对于当时的作战飞机来说,这是一次远征——从汉口到台湾的直线距离超过公里,几乎是苏联志愿航空队装备的СБ-2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极限。为了隐匿行踪并节省燃油,巡航高度达到米以上,这对于没有密封机舱和增温供氧装置保护的СБ-2机组成员来说无疑是生理极限上的挑战。而且,这一飞行距离远超霍克III、и-16等中国空军主流战斗机的航程,因此,轰炸机队只能在无护航的情况下执行任务。
当天上午7时许,寒风猎猎。28架СБ-2轰炸机依次进跑道起飞。跑道两旁,机务人员列队欢送并挥手致意。同时,由12架СБ-2组成的中苏混成飞行队在南昌起飞,准备配合轰炸。(遗憾的是,这支混成飞行队因领航失误,燃油消耗过多,被迫在福州备降加油并返航,无功而返。)
在波雷宁大尉的率领下,机群在机场上空完成编队,随即爬升并向东飞去。机群保持在米海压高度上飞行。面对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的低温与高空缺氧的环境,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飞行员们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力。他们克服了头晕、目眩、呕吐等高空不良生理反应,保持航向,直飞台湾。
到达台湾海峡上空后,机群暂时下降至米高度,机组人员才得以呼吸到充足的氧气。在即将逼近台北时,机群再次爬升到米高度。为了迷惑日军,编队先向台湾以北海面飞去,然后突然急转弯,降低高度穿过海岛北部的山谷,出其不意地向松山机场扑去。
此时,松山基地的日军毫无防备。一架架九五式舰载战斗机整齐地排列成行,机库与巨大的储油罐毫无掩蔽。飞临目标区上空后,波雷宁大尉率队下降高度并进入轰炸航线。28架СБ-2相继投弹,共计投放枚高爆炸弹。轰炸过程出奇顺利,既未遭到防空炮火有效反击,亦未遭遇日军战斗机。
在他们脚下,日军松山机场多处中弹起火
机场设施及驻扎航空队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这是一次成功的奇袭。在结束空袭后,28架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轰炸机全身而退,未损失一机一人。根据考证,该次空袭毁伤日海军 联合航空队鹿屋航空队飞机12架及仓库数座,并使新竹大力电厂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多名日本海军高级军官因此事被处分降职。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继续活跃于抗战一线。次年,中苏空中勇士再次联合出击,猛烈空袭了被日军侵占并作为陆海军航空兵基地的汉口机场,炸毁日军飞机40余架,毙伤日寇余人,日海军 联合航空队司令冢原二四三少将亦身负重伤。执行这次空袭的,正是一年前那群曾于台北松山上空直捣鹰巢的迅捷翠鸟——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СБ-2。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
图片:网络编辑:曹飞伟
文:学生记者向乐天
审核:朱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nj/1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