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读爱一个理科生的浪漫给夫人写了60年情诗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幽静的妹妹,温淑的爱人/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你纯洁的形象/如果没有了你,我的生命/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虚和荒凉……”

这是年1月5日,南京大学物理系的青年教师冯端写给在南京三女中当语文老师的未婚妻陈廉方的一首情诗。细腻的情感和笔触,让人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理工男”之手。

同年4月1日,两人缔结良缘。后来,丈夫成了蜚声海外的中科院院士,妻子始终相伴身旁。

光阴流转,两人相守的日子已经超过了两万天,写诗的小伙子如今已经94岁,诗中的廉方也90岁了。 不变的,是二人牵手微笑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

走进冯端院士的卧室,冯端正坐在椅子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喃喃自语。“冯先生正在背诗呢。”陈廉方说,她和冯先生最近在看《中国诗词大会》,看了其中的一期后,就欲罢不能,每期都要准时收看。

在冯端与陈廉方的爱情里,诗歌一直存在。冯端与陈廉方交往不久,就赠了两本诗集给她,一本《青铜骑士》,一本《夜歌和白天的歌》,让两人的故事多了一份诗意的浪漫。

年秋天,物理系组织游栖霞山,大家在栖霞寺里喝茶。坐了一会儿,冯端约陈廉方出去走走。栖霞山满山红叶,陈廉方想要采一片鲜艳的,无奈够不着,冯端便纵身一跳,摘下了一片红叶。

两人在山中随意漫步,走到一个池塘边,陈廉方看到水中枯荷梗上,栖息着一只翠鸟。两人悄悄地走近几步,想要再仔细看看,谁知,翠鸟十分警觉,蓝光一闪,展翅飞走了,只留下一抹绚丽的倩影。“栖霞红叶艳”“清溪翠鸟鸣”,冯端把那只蓝色的翠鸟当成了两人爱情的吉祥物,在随后的岁月中,这只翠鸟在书信和诗句中不断被提及。

爱情历久弥新。六十多年后,为了纪念钻石婚,两人合写了一首《钻石颂》,其中就有,“秋赏红叶漫栖霞,翠鸟惊艳荷枝头”。

钻石颂

□冯端陈廉方

平仓巷内偶邂逅,白雪冰晶后湖游,

秋赏红叶漫栖霞,翠鸟惊艳荷枝头。

更喜 四月天,梁园酒家结良缘,

放眼太湖碧波淼,一树樱花照清涟。

六十春秋恩爱笃,双双执手难关渡,

而今白发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相恋 年的冬天,南京格外的冷,气温创下了 纪录,滴水成冰。陈廉方到冯端的单身宿舍去看他。“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他提出来,去玄武湖玩玩吧。”

那天下了大雪,玄武湖也结了厚厚的冰,白茫茫一片。两人便在玄武湖旁的樱洲长廊上聊天、休憩。冬游玄武湖不久,冯端就写出了“休云后湖三尺雪,深情能融百丈冰”(后湖即玄武湖)的诗句,恋 炽热的感情,喷薄而出。

“相看两不厌”,这样的诗句,也曾经出现在冯端写给陈廉方的诗中。“有什么好看的呢?”在陈廉方看来,自己身高1米47,冯端也不到1米7。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冯先生虽然貌不惊人、不善辞令,但外拙内慧,不露锋芒,就像一块“璞”,外表粗糙,内心却是晶莹剔透的美玉。“我觉得用这个字来形容冯先生是最恰当的。”

冯端院士做科研严谨,为中国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生活上却不拘小节,非常随便。冯端在小粉桥的宿舍是一间朝北的房间,没有取暖设备,冬天非常冷。一次,陈廉方去宿舍看冯端,冯端感冒了就躺在床上。“我这才知道,他根本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大冷的天,他里面就穿了一条绒布睡裤,裤腿还是宽的,根本不保暖,他的鞋也不合脚,袜子后面磨出了洞。”

一个人的生活太苦了,那就赶快结婚吧。年,冯端与陈廉方缔结良缘。

结婚后,每逢重要的节日,冯端也都要写诗庆贺。62年里,文学造诣颇高的冯端给太太写下了不计其数的情诗,陈廉方则用一只大红色的小皮箱,完好地保存了先生的所有作品。

这个情人节,让我们来听听两位“90后”讲述他们的爱情保鲜秘籍。

问:少年夫妻多,相看两不厌的少,您觉得婚姻中的两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廉方:现在的婚姻,有时候会出现第三者。但是,我从来不相信冯先生会看上别人。我们的婚姻,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冯先生在路上,低头走路,连人都不看。有一天正好是他下班时间,他眼睛不好,近视,走路不抬头,也不看前后左右的。我远远地就看见他了,一直等到走近了,我碰了他一下,他一看是我,就笑了。

问:婚姻生活中,两个人都要为彼此改变,冯先生做了什么事让您觉得很感动?

陈廉方:他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抽烟,到我们结婚之前,他已经抽了很长时间的烟了。王业宁告诉他说我不喜欢抽烟的人,他很有决心,说戒就戒。有的人戒烟有个过渡时期,他没有,很快就戒了。还有人问我,冯先生怎么不抽烟了,但是我们都没对别人讲过其中的原因。

问:上个世纪的婚姻,父母对另外一半的要求与现在一样吗?

陈廉方:与冯先生相恋后,我就跟我妈妈讲了,我妈妈就说,现在调动很大,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调到其他地方去,王业宁就说不会的,南京大学一定会在南京的。因为我是独生女,以后爸爸妈妈都是要跟着我。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可能就是父母 的要求了。

现在结婚要房子、汽车,我们那个时候结婚很简单,即使到现在,我们家对于一般的习俗,也不是那么看重。所以,我们三个女儿都是旅行结婚。

问:您能谈一谈,您心目中理想的爱情吗?

陈廉方:王业宁是我和冯先生的介绍人,她的丈夫是林醒山。那时候的人很注重承诺。两位都在中央大学,一位在物理系,一位在土木系。上个世纪50年代初,大批的青年教师会被派到苏联读书,林醒山就被选派到了苏联。临行前夕,他们彻夜长谈,谈理想,也谈今后的生活。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们两位确定了关系。林醒山到了苏联以后, 年学俄语,后三年学专业课。林醒山在苏联学习了四年,王业宁就等了他四年,恪守之前的承诺。

两个人的相处也堪称一对模范夫妻。王业宁支持林醒山的事业,林醒山支持王业宁的学术。他们家里面烧菜都是林醒山烧的,不要王业宁动手。为什么他会烧菜呢?因为在苏联的时候,他要烧菜给自己吃,练出来了。现在两人均已年过九旬,虽然长年被病魔缠身,但两人相互鼓励。

我还想说说,我的另外两对朋友。在我看来,他们天造地设,全都是才貌双全,令人羡慕的佳偶。但老天太不公平,两位先生均在70多岁罹患不治之症。卧病期间,两位夫人寻医觅药,身心交瘁,守候病榻数年之久,但均回天无力。丈夫病逝后,她们化悲痛为力量,整理丈夫遗留下的手稿,完成丈夫未竟之业。这才是至死不渝,可歌可泣的爱情。

给廉方

□冯端

为什么又让忧郁的思念

重染上你这颗素朴的心?

为什么对于我们幸福的远景

还有些怀疑,不敢完全相信?

幽静的妹妹,温淑的爱人

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你纯洁的形象

如果没有了你,我的生命

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虚和荒凉

不论是寒风中望着树叶凋落

或是脚踩过满积着白雪的街巷

只要我一想到了你

心里就充满了和煦的阳光

在温暖的火炉边

伶俐的你不是曾做过计划

有一万多个白昼和黑夜

在等待我们用幸福将它填满吗?

那么为什么要让你这颗素朴的心

再沾染忧郁的思念?

当自然界的万物在冰雪中

暗自准备着开花的春天

来源:现代快报

监制:葛素表

编辑:陈子夏、王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nj/10873.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